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支付记录泄露风险,守护个人征信安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1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支付记录泄露风险,守护个人征信安全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支付记录泄露风险。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记录已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重要目标。一旦支付记录泄露,不仅可能导致个人财产损失,还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记录,甚至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01

支付记录泄露的风险

支付记录泄露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的提示,不法分子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诈骗:

  • 以“修改征信”为名诈骗钱财: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急于改善征信的心理,声称可以修改不良征信记录,诱使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事实上,任何机构都无权随意修改个人征信报告中的无误信息。

  • 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不法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谎称消费者存在征信异常,需要关闭借贷账户,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随后诱导消费者下载软件,参加视频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进一步实施诈骗。

  •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声称需要注销校园贷、助学贷等,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实则是诱导消费者网贷转账至所谓“安全账户”。

02

真实案例:Pandabuy数据泄露事件

今年3月,中国跨境电商平台Pandabuy遭遇数据泄露事件,黑客在数据泄露论坛上出售包含1700万条用户数据的“完整数据库”。该平台曾为阻止数据泄露支付赎金,但黑客再次勒索,显示敏感员工信息,包括邮箱和密码。

这一事件暴露出支付记录泄露的严重性。一旦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不仅可能导致个人财产损失,还可能面临信用受损、隐私泄露等多重风险。

03

如何保护个人支付记录和征信信息

面对支付记录泄露的风险,消费者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个人信息:

  1. 正确认识个人征信:个人征信记录确有错误、遗漏的,可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异议申请。不良征信记录将在还清全部逾期欠款及罚息5年后自动消除。

  2. 谨慎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通过非正规途径随意填写个人信息,重要证件不外借,重要信息不随意提供。定期检查账户安全,及时更改密码。

  3. 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合理安排支出,量入为出,避免过度负债。保持良好的信用习惯,按时足额还款。

  4. 提高反诈防骗意识: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随意转账。遇到自称电商客服、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

04

如何查询订单号等关键信息

如果发现支付记录异常,需要查询订单号等关键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 微信支付:打开微信,点击“我”-“钱包”,进入右上角的交易记录,找到对应交易,点击查看详情,在页面中找到商户单号(即订单号)。

  • 支付宝

    • 手机端: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账单”,选择相应交易后在账单详情页查看订单号。
    • 电脑端:登录支付宝官网,进入“交易记录”,设置查询时间并找到目标交易,点击“详情”按钮,在“记录详情”中找到以“20”开头的交易编号。

此外,如果通过电商平台或第三方应用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通常可在这些平台的订单管理页面直接查看订单号。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个人支付记录和征信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