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华润医疗关停淮阴医院:十年前明星收购案埋下隐患,医资流失带走病人
复盘华润医疗关停淮阴医院:十年前明星收购案埋下隐患,医资流失带走病人
华润医疗近日宣布关停旗下淮阴医院,这家曾于2021年以超过8亿元价格被收购的二级甲等营利性综合医院,在短短三年内便陷入经营困境。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揭示医疗行业投资与医院运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淮阴医院的经营困境
华润医疗是华润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润健康集团的唯一上市平台,主营医院资产管理。其现阶段拥有医疗机构146家,运营床位数合计约2.2万张,是国内医院集团头部企业。
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华润医疗却宣布关停旗下淮阴医院。这家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内的二级甲等营利性综合医院,在2021年被华润医疗以超过8亿元的价格收购,如今却因持续亏损而被迫关停。
据华润医疗2021年的收购公告,淮阴医院拥有约1190张开放床位、40个临床医技科室、1200名医院员工,可为区域内近90万人口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年度平均诊疗量近60万人次,是该区内最大且领先的综合性医院,也是淮阴区内唯一医保定点的区属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并在2019年完成了营利性改制。
然而,自2022年起,淮阴医院开始逐渐流失医护人员,导致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1年-2023年,医院的亏损额分别为6729.4万元、7600万元、3000万元。2022年,华润医疗对这一投资做出了减值决定,对淮阴医院商誉减值1.08亿元,对该院的应收政府购买服务费还计提坏账准备0.45亿元。由于淮阴医院相关减值,华润医疗在2023年受影响的净利润达4.47亿元。
今年5月10日,华润医疗表示,淮阴医院目前缺乏业务发展机会,且经营亏损将持续较长时间,公司认为,相较持续经营,淮阴医院停止经营是现阶段更优的选择,公司将向行业监管部门申请停止经营该医院,并待获得批准之后,对该医院实施关停安排。
一波三折的收购历程
这起收购案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英国信诺公司以近10亿元投资淮阴医院,并计划在淮阴投资数十亿元兴建一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肿瘤医院。这一交易在当时备受关注,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还称赞其将成为“中英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合作的典范”。
然而,这笔交易背后却暗藏隐患。据参与信诺医疗收购淮阴医院项目相关人士透露,由于淮安当地有近十亿的财政亏空,急于出售淮阴医院弥补地方财政亏空,在“一个想卖”“一个想买”之下,一开始双方合作是很顺利的。交易完成后信诺医疗还带着淮安当地政府前往英国招商,期间还会见了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梅伦。
不过,这笔交易在当地也并非完全没有反对之声,反对的声音既来自政府内部,更大的阻力便是时任淮阴医院院长唐业勤与新股东的矛盾。淮阴医院官网显示,唐业勤在2000年9月就出任了淮阴医院的院长。另据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官网,2014年底,在区委、区政府主导下,信诺公司入股淮阴医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聘任唐业勤为院长。
但实际上该人士介绍,在交易完成后,唐业勤对于新股东的管理比较抵触,甚至曾组织人在院区围攻新股东方代表,而在一系列矛盾之下,最终多方拿出的解决方案是:淮安市当地再另建一所医院,调唐业勤去新医院担任院长,负责筹建工作。
或许正式当初的这一决定,埋下了淮阴医院如今被关停的伏笔。这所新医院也就是如今的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淮阴医院距离仅三公里左右,几乎是在同一条街上,双方必然存在竞争关系。
而在两家医院官网上,它们几乎共享了2015年之前的院史。据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2月公众号内容介绍,淮安市淮阴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前身为淮安市淮阴医院;2015年,因体制改革,区政府投入10亿元异地新建公立“淮安市淮阴人民医院”,增挂“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牌子;医院计划于2021年7月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综合前述信息可知,淮安市淮阴人民医院和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现阶段是一家医院,它们最早也由淮阴医院发展而来。而在2022年1月20日,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正式运营之后,淮安市淮阴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也就与淮阴医院形成了更为直接的竞争关系。
据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2023年3月发布,当年2月23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确认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据此推测,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会需要进一步提升经营成效。不过,这对于近距离的二级淮阴医院而言,其竞争压力也在增大。另外,在当地有竞争力的医院也只有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家。这些都可能是华润医疗在公告中表示“缺乏业务发展机会”的原因。
当然,这种在未来的竞争关系,信诺医疗当年并非没有看到。据了解,当年信诺方面对淮阴医院的主要定位是大力发展肿瘤,但相关人士认为,在唐业勤调走后,信诺方面后续选择的医院管理者表现不佳。
而在淮阴医院的前员工眼中,淮阴医院之所以经营状况如此糟糕,是因为医院没有接收到病人,也就断了日常营收来源。据淮阴医院前员工介绍,淮安市区的患者,大部分会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而淮阴区和淮阴乡镇的患者,现在去了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以前淮阴医院的医生都回五院了,很多病人因为认医生也不再来淮阴医院”。他还表示,淮阴医院的医生是分批次回五院的,其编制也一并去了五院。
医资力量的流失,或许是淮阴医院如今处境的最直接原因。而在后来,淮阴医院还遇上反腐事件。2019年10月14日,当年主导推动淮阴医院出售给信诺医疗的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在2020年7月,据淮安市纪委监委消息,淮安市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业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收购背后的复杂股权结构
2021年,华润医疗以8.8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淮阴医院80%的股权。这笔交易实则是从摩根士丹利、四环医药、车冯升的手中接盘。在收购前,淮阴医院直接由淮安淮阴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由Sinophi Hospitals(注:信诺旗下资产)间接控股。在当时,信诺持有7.12252股Sinophi Hospitals股份,仅占Sinophi Hospitals的2.89%股权。而Sinophi Hospitals另外的97.11%的股权则已经由仁方医疗持有。其中,NHPEA、四环(注:华润医疗的公告中表述为“四环”,实际指耀忠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及Che Holdco分别持有仁方医疗57.06%、38.14%及4.8%的股权。据华润医疗公告,仁方医疗的股东中,NHPEA是由摩根士丹利的私募股权下辖的基金间接控制,Che Holdco由四环医药董事会主席车冯升控制,四环指的是港股上市公司四环医药的全资附属公司耀忠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这也意味着,华润医疗在2021年的淮阴医院收购案,实则是从摩根士丹利、四环医药、车冯升的手中接盘。而信诺在这起投资案发生前,就已经呈现了退出趋势。
从结果上看华润医疗的这起收购,似乎是运气差到了极点。它最具体的表现在于,收购之后,淮阴医院的业绩直接“盈转亏”。据华润医疗收购时候的公告,收购前的淮阴医院是一家有盈利的医疗机构,其在2019年、2020年的税后利润分别为4972.1万元、1010.9万元。但收购后,2021年至2023年,该医院持续出现超千万元级别的亏损。
而对于淮阴医院经营状况的恶化,华润医疗总是语焉不详,提及的原因系“淮阴医院自2022年起逐渐流失医护人员”。对于医护人员去了哪里,公司没有具体说明。5月13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淮阴医院官网与公众号上的多个联系电话,但电话均未能接听。该医院公众号的最后一条发文日期为今年的3月15日。
有淮阴医院前员工向界面新闻记者表述,其在2022年10月入职,入职之际医院的情况已经很糟,在2022年10月,这家医院的住院病人数大概有120人。但在当时,还有部分老员工没离开,而过了一个月之后,仅剩的几名老员工也去了淮阴第五人民医院,病人数量又减少,经营情况难言乐观。
前述人士表示,华润集团其他医院来支援的医生在2023年也陆续回去,由此,淮阴医院的科室变得很不健全,医院也就一直处于人员紧张状态。由于陆续有人辞职,淮阴医院只能不断整合科室,直至今年3月裁掉了外科,医院就不怎么收病人了。
前述员工还表示,医院目前的善后工作也尚未落实完成。员工之中,大部分赔付是按N+1方式赔款,但对于孕妇医院表示只赔付2N+1,没有提及三期工资、生育津贴。此外,员工的奖金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存在拖欠情况,截止目前,今年的4个月奖金仍未发放。
结语
华润医疗关停淮阴医院的案例,揭示了医疗行业投资与医院运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这起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疗行业的投资不仅需要考虑医院的硬件设施和财务状况,还需要充分评估医院的管理团队、当地医疗市场竞争状况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同时,这也提醒医疗机构在进行重大人事调整和战略转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