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批,专家建议轻度阶段及时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批,专家建议轻度阶段及时治疗
轻度脑萎缩,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阶段,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虽然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其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作为一线用药,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与临床效果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增加大脑中这种重要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改善认知功能。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和利斯的明。
2024年7月,美国FDA批准了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Zunveyl(benzgalantamine)上市,这是近十年来首个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病口服新药。作为加兰他敏的前体药物,Zunveyl在保持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和失眠等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专家解读:治疗价值与局限性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专家Elaine Peskind教授表示,加兰他敏具有多重作用机制,不仅在多个脑受体中发挥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能显著改善记忆、注意力,并降低死亡风险。而Zunveyl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药物耐受性差的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然而,这类药物也存在局限性。它们不能根治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失去疗效。此外,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评估和调整用药方案。
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针灸等辅助疗法也显示出积极效果。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大脑血流,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对轻度认知障碍有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应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不能替代标准的药物治疗。
早期治疗是关键
专家强调,轻度脑萎缩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在疾病早期阶段,神经元损伤相对较轻,药物治疗的效果最好。因此,一旦发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总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为轻度脑萎缩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出现,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