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骨骺线闭合才后悔,儿科专家教你科学长高
别等骨骺线闭合才后悔,儿科专家教你科学长高
“孩子身高发育问题,一直是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身高管理门诊,首席专家蒋竞雄博士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焦虑的家长。作为儿童保健领域的权威专家,蒋竞雄博士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30余年,她强调:科学的身高管理,绝不仅仅是补充营养或注射生长激素那么简单。
骨龄检测:评估生长潜力的关键指标
在蒋竞雄博士的诊室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带着十几岁的孩子前来求助,希望还能再长高一些。然而,通过X光检查左手手腕部位的骨骼成熟度,蒋博士发现很多孩子的骨骺线已经闭合,身高增长的机会所剩无几。
“骨龄是评估骨的成熟度,它能评估个体生长潜力和性发育成熟的趋势,比实际年龄更能准确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蒋竞雄博士解释道。骨龄检测不仅能帮助医生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还能及早发现生长异常,如早熟或生长迟缓,从而及时进行干预。
科学管理:三个关键速度要关注
蒋竞雄博士指出,家长在进行身高管理时,需要重点关注三个关键速度:
身高速度:0
1岁年生长速度2527厘米,12岁年生长速度1113厘米,23岁年生长速度911厘米,3青春期前年生长速度57厘米,青春期年生长速度7~9厘米。如果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生长速度<7厘米,3岁至青春期的儿童每年生长速度<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速度<7厘米,应尽早到医院儿保科或内分泌科筛查。体重速度:建议孩子每年体重增长控制在1~2公斤,平均每月0.1公斤。体重增长过快尤其是体脂增长,会加速骨龄增长速度,导致身高“早长早停”。
骨龄速度:男孩约骨龄16岁,女孩约骨龄14岁,骨骺线闭合,身高停止增长。建议孩子每年骨龄增速不超过0.8岁,这样能赢得更多的长高时间。
实用建议:这些方法助力孩子长高
均衡饮食:每天摄入1-2个鸡蛋、2盒牛奶、1两瘦肉,保证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多吃奶制品、鱼类、豆类及绿叶蔬菜等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
充足睡眠:尽量让孩子晚上9点半前睡觉,早上7点后起床,以不错过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早上5点到7点)。
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3次中高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或球类运动,并搭配拉伸训练。
合理补钙:饮食补钙首选奶制品、海产品(虾皮)、大豆制品等。补充钙剂时建议选择碳酸钙制剂,避免与碳酸饮料同服。
案例警示:错过最佳干预期的遗憾
国庆节前,蒋竞雄博士接诊了一个来自新疆的14岁男孩。男孩身高163厘米,但骨龄片显示骨骺线已经闭合,几乎没有生长空间了。男孩的父亲一再询问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蒋博士也只能提供一个月度方案,让孩子和家长尽力尝试。
“门诊中,像这样有身高遗憾的孩子不在少数。”蒋竞雄博士表示,“所以,还是想再次提醒广大家长们,身高管理要尽早,不管是在医院还是自己管理,都要定期做骨龄的检测,真的太重要了。”
纠正误区:这些说法不靠谱
“父母身高完全决定孩子身高”:人的身高有60%-70%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剩余的30%-40%受到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内分泌、心理及疾病等因素影响。
“多吃就能长高”: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会导致体重快速增长,反而可能加速骨龄增长,缩短生长周期。
“打生长激素就能长高”:生长激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滥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补钙就能长高”:钙质是骨骼发育的重要元素,但单纯补钙并不能直接促进身高增长,还需要配合其他营养和运动。
科学的身高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蒋竞雄博士建议,家长应从宣传教育入手,提高对身高管理的认知,同时控制孩子的体重增长,延缓骨龄,以低成本实现身高的正常增长。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干预,孩子们才有可能实现理想的身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