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饮食管理调节心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7: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饮食管理调节心情?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饮食管理,还要注意心理调适。通过科学的饮食计划,如采用“饮食手掌法则”,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轻心理压力。此外,定期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实用的饮食管理技巧,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调节心情,享受健康生活。

01

糖尿病饮食管理的具体方法

根据《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以下8大原则:

  1. 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调整适合自己的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肉类恰当,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培养和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2. 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膳食能量是体重管理也是血糖控制的核心。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5%~60%、脂肪20%~35%。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重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肥胖患者减重后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控制。合并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营养师等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增加膳食能量、蛋白质的供给,结合抗阻运动,增加体重,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老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肌肉衰减并保持健康体重。

  3. 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在选择主食或谷物类食物时,可参考我国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表。主食定量,不宜过多,多选全谷物和低GI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GI食物,应占主食的1/3以上。

  4. 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以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不仅对控制血糖大有益处,对整个身体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 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糖尿病前期和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清淡饮食,控制油、盐、糖用量。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并伴随大量食物摄入,从而引起血糖升高。油、盐、糖、酒摄入过多,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等代谢指标均不利。清淡饮食,限制饮酒、维持血糖稳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6. 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中医食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本指导,以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以及食药物质,通过“扶正”与“纠偏”,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坚持辨证施膳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7. 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不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应该进行科学化定量的营养配餐,合理计划餐次和能量分配。对于病程长、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进行血糖监测,用膳食调节,保持血糖稳定。

  8. 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糖尿病患者应将营养配餐、合理烹饪、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作为基本技能。把自我行为管理、低血糖预防处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应建立与临床经验丰富的营养师、医师团队的咨询和随访服务关系,主动进行定期的咨询和膳食指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发生发展。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如胡桃肉炒韭菜、黑豆黄杞子汤、竹荪山药煲冬菇鸡等食养方。

02

饮食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行为依从性存在异质性,可分为三类:

  1. 低依从-波动起伏组(49.8%):出院初期依从性较低,随后有所上升但波动较大
  2. 高依从-缓慢回落组(31.4%):出院初期依从性较高,但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
  3. 中依从-持续上升组(18.8%):出院后依从性逐渐提高

影响饮食依从性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家庭关怀度等。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这些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03

其他有助于调节心情的方法

除了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节心情:

  1. 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游泳。同时进行2-3次力量训练。运动时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

  2. 药物管理: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其他糖尿病药物,注意药物储存和用药时间。同时要警惕其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3. 疾病应对:生病时要注意血糖监测,调整饮食和用药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4. 社交活动:定期参加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5. 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如园艺、绘画、音乐等,有助于缓解压力。

  6. 心理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