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牛肉价涨12.4%,中国却现供需失衡,70%养殖场户亏损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7: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牛肉价涨12.4%,中国却现供需失衡,70%养殖场户亏损

2024年10月,全球牛肉价格指数较年初上升12.4%,创下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然而,在国际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牛肉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从2023年开始,国内牛肉价格一路下滑,至2024年创下历史新低。这一反常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牛肉市场正面临的复杂局面。

01

全球牛肉市场:供需失衡下的价格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自2023年2月以来,国际牛肉价格指数进入上升通道,并在2024年延续上涨态势。截至2024年10月,价格指数较年初上升12.4%,创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牛肉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巴西、欧盟、中国、印度、阿根廷、墨西哥、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俄罗斯。在消费方面,阿根廷以人均年消费量64千克位居榜首,而中国人均消费量尚不足10千克/年。

02

中国牛肉供需失衡:产量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双重挤压

2023年,中国牛肉产量达到753万吨,同比增长4.8%。2024年上半年,全国牛肉产量328万吨,同比增加12万吨,增幅为3.9%。在国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和养殖项目驱动下,大量资本进入肉牛行业,导致肉牛养殖产能显著扩张。

然而,产量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预期的市场繁荣。相反,由于猪肉等替代品价格持续走低,加上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国牛肉消费量增长缓慢。2023年全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仅为7.2千克。

供需失衡很快传导至养殖端。据中国肉类协会测算,2024年6月,约70%的中低端肉牛养殖场户已陷入亏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指出,活牛和牛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场户普遍亏损,生产经营压力加大。

03

进口牛肉冲击:价格优势与品质差异的博弈

2023年中国进口牛肉总量达到273.74万吨,2024年1-10月进口量为228.13万吨,同比增长3.32%。进口牛肉主要来自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合计向中国出口约150万吨牛肉。

进口牛肉的价格优势明显。以2023年为例,国内牛肉市场平均价格在80元/公斤左右,而进口牛肉的平均价格在40元/公斤左右。2024年前四个月,进口牛肉均价更是降至34.06元/公斤。

然而,进口的冷冻牛肉与国内的鲜牛肉在品质和消费场景上存在差异。进口牛肉主要用作餐饮业原料,而国产牛肉则更多用于家庭消费。因此,进口牛肉的增加并非导致国内牛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而是国内供需失衡的结果。

04

政策调控:寻求市场平衡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农业农村部于2024年6月发布《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扩大奶牛存栏、提升奶牛质量、提高粮食转饲料转化率以及为牧区畜牧养殖提供补贴等。

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宣布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为期8个月。此次调查将重点评估进口牛肉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包括对国内牛产量、价格、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国内牛产业受到的损失程度。

05

未来展望:在调整中寻找新的平衡

专家预测,2025年中国牛肉产量将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需求持平且成品牛库存减少。同时,由于经济逆风持续,牛肉消费增速将放缓。预计2025年牛肉进口量将出现微小增长。

从长远来看,中国牛肉市场的发展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环境、供需关系变化、政策扶持与市场调控、国际贸易形势等因素将共同作用于市场。对于养殖户和投资者而言,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

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也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稳定和优质的牛肉供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中国牛肉市场有望在调整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