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助力心脑血管疾病防控
《健康中国行动》助力心脑血管疾病防控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威胁。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48.98%,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由其引起。更令人担忧的是,2021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364万,其中约一半直接源于心脑血管疾病。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水平。
《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30年要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降至190.7/10万及以下。这一目标不仅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成为指导未来8年防治工作的核心指标。
《实施方案》共包含八大部分内容,从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到急救体系建设,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策略。其中,创新性地提出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强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方案》特别强调科技赋能和信息化支撑的重要作用。通过AI辅助诊断、智能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疾病监测和管理水平,更有助于实现早期预警和精准干预。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国家卫健委还委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制了《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不仅为医疗卫生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更通过健康科普教育,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专家指出,通过实施《实施方案》和推广《防治指南》,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提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水平。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公民提高健康意识,积极参与到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来。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是一场全民战役,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