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盐:千年匠心守护,绿色创新未来
福建海盐:千年匠心守护,绿色创新未来
福建海盐,这颗镶嵌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精湛的制盐工艺,传承千年而不衰。近年来,面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福建海盐产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北纬25°的黄金海岸
福建海盐的主要产区位于北纬25°,紧邻北回归线。这里年均日照时间长,天然形成黄金阳光地带,是晒制优质海盐的理想之地。据统计,福建海盐产量占全国传统人工日晒海盐70%以上,年产量达30万吨以上。
七步走水晒盐法
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山腰盐场,盐工们沿用传承千年的七步走水晒盐技法,依靠阳光、海风,将海水层层筛滤、纳潮、制卤、结晶、旋盐、扒收、淋卤、堆坨,历时多日晒制优质海盐。晒盐场景成为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立法保护与生态修复
为了保护这珍贵的盐田资源,福建省政府早在2013年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盐田保护促进盐业健康发展六条措施的通知》。2023年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盐田保护管理办法(草案)》,为盐田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福盐集团作为福建省唯一依法从事食盐生产、销售的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将盐田藻垫应用在盐业生产上,并在之后的几十年中,通过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措施,不断改造升级结晶池。2023年7月,福盐集团与山腰盐场签订合作经营协议,为福建海盐这项非遗传统技艺赋予新的发展动能,助力实现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和文旅经济的发展。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2024年12月27日,福建盐业产业创新研究院在福州揭牌成立。研究院的成立,不仅标志着福建省在推动传统盐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也将有力提升福建盐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研究院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总体部署,坚持非遗古法工艺与核心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加快盐及食品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步伐,释放“新食力”,培育新动能,着力实现“产业创新赋能、技术创新突破、人才集聚培养、创新生态构建”四大攻关任务,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盐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语
福建海盐的环保秘籍,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珍贵的传承。在政府、企业和盐工们的共同努力下,这片承载着千年匠心的盐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福建海盐将继续在保护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为世界奉献更多高品质的海盐,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