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荒谬:战斗中穿黑丝,日军竟与八路军谈恋爱
抗日神剧的荒谬:战斗中穿黑丝,日军竟与八路军谈恋爱
近年来,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精品佳作。然而,与《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经典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抗日神剧却以荒诞离奇的剧情、不合常理的角色装扮,以及对历史的随意歪曲,引发了广泛争议。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揭示这些抗日神剧存在的问题,并呼吁创作者以敬畏之心对待历史,创作出更多尊重史实、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在对抗日题材影视作品予以深入探究之际,一旦提及市面上那些表现出众、堪称典范的佳作,《亮剑》以及《我的团长我的团》必然会率先跃入大众的视野。这两部作品仿若熠熠生辉的明珠,凭借着对历史场景的高度还原、角色塑造的入木三分以及情节编排的跌宕起伏,稳稳地矗立为行业的标杆典范。然而,与之形成极为鲜明反差的是,当下抗日神剧恰似一丛肆意生长的杂草,乱象丛生,其数量之庞大,着实令人惊愕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上述两部备受赞誉的经典之作,部分抗日神剧的质量实在是令人叹息,甚至已然跌落至 “毫无底线” 的深渊。单从剧情架构层面审视,诸多情节宛如脱缰野马,严重偏离历史的真实轨道,荒诞离奇到令人咋舌;再将目光投向角色的服饰与妆容,更是与所处的时代大背景背道而驰,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忍直视的怪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在难以想象,在某些打着 “抗日” 旗号的电视剧中,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诸如用鸡蛋、新鲜水果充当练习枪法的靶子,对维系生命的五谷杂粮流露出嫌弃厌恶之色,乃至让八路军战士个个妆容艳丽、脂粉气十足等一系列完全违背常理、悖逆常识的场景。实际上,这些离谱至极的情节,仅仅只是某些导演炮制 “雷人” 桥段的冰山一角罢了。更为夸张的是,部分抗日剧中竟然还安排战士身着黑丝奔赴战场、日本鬼子与八路军战士卿卿我我谈起恋爱等极度扭曲历史、挑战观众认知底线的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必须着重强调的是,回溯真实的抗战历史进程,那个年代物资极度匮乏,广大民众的生活条件艰苦卓绝。莫说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油饼、白面馒头,就连粗粝质朴的窝窝头,在当时而言,都属于极为稀罕、珍贵的食物。尤其是在长征那段充满艰辛与磨难的岁月里,战士们身处冰天雪地之中,能够用以果腹的,仅仅只有野菜根、冻土豆这些简单粗陋的食物,他们所面临的艰难处境,每每思及,都令人心生悲悯、眼眶湿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反观当下一些抗日神剧,油饼这样在历史中珍贵无比的食物,竟在剧中沦为最普通、最遭人嫌弃的存在。镜头之下,剧中的女战士手捧着洒满芝麻、香气四溢的油酥烧饼,脸上却满是愁苦之色,仿佛吞咽下去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这般场景,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要知道,即便是放在物质丰富的当下,这般烧饼亦是备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然而剧中角色却将其视如敝屣。不得不说,如此演绎方式,这些女战士哪里还有半分身处艰苦抗战岁月的模样,反倒更像是前来 “观光打卡” 的悠闲游客。
不仅如此,剧中还有一位身着光鲜亮丽服饰的女战士,居然还对未来每日仅有油酥烧饼的伙食安排抱怨不迭。这不禁让人想问,导演如此编排剧情,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莫非非得每日大鱼大肉、八菜一汤,才能契合剧中角色那挑剔的胃口?再瞧瞧这些女战士,妆容精致细腻、浓妆艳抹,全然没有军人应有的坚毅果敢、质朴无华的风貌,这般 “娇贵” 做作的表现,与真实的历史面貌简直是南辕北辙。
无独有偶,在另一部抗日神剧中,同样存在让人惊掉下巴的情节。战士们面对着用白面精心制作而成的烧饼,脸上居然流露出厌恶嫌弃之色,其中一人尝了一口后,只因嫌烧饼太硬,便直接吐了出来,这一幕实实在在地让观众们震惊到了极点。需知,“不浪费粮食” 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然而在这些抗日神剧中,却公然出现肆意挥霍粮食的画面,剧情之 “魔幻” 荒诞,已然超乎了常人的想象。更有甚者,一位男战士在吃完白面烧饼后,竟然还大剌剌地向炊事班询问:“兄弟,有没有西瓜呀?” 要知道,彼时正值战火纷飞、物资极度短缺的抗战关键时期,这般要求,简直荒唐到了极点。既嫌弃干粮难以下咽,又奢望西瓜来解渴消暑,仿佛此刻的战场已然变成了舒适惬意的度假胜地,想要什么便能即刻拥有什么。浪费粮食本就是一种恶劣至极的行为,何况是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抗战年代,这般剧情,无疑是对历史的公然亵渎与践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些抗日神剧为了博人眼球、赚取噱头,不惜对珍贵稀缺的物资大肆挥霍浪费。镜头之下,两位战士为了比试所谓的枪法,竟然将一颗颗新鲜完好的生鸡蛋整齐地摆放在前方,随后便肆无忌惮地开枪射击。遥想当年,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只能依靠野菜勉强充饥,艰难求生,而如今神剧中的八路军战士却将鸡蛋这般珍贵的食物当作消遣娱乐的工具,如此编剧,怕是早已将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抛诸脑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荒唐的是,在浪费完鸡蛋之后,他们的 “败家” 行径并未就此打住,转而又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新鲜诱人的水果。剧中几位女兵为了炫耀枪法,大剌剌地将一个圆滚滚的大西瓜放置在树杈之上,随后便瞄准开枪,全然不顾西瓜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的珍贵程度。而周围旁观的女兵们不仅没有一人上前制止,反而还纷纷鼓掌叫好,口中高呼:“太厉害了!好厉害!” 近在咫尺的射击目标,这般近乎 “小儿科” 的枪法竟也值得如此夸赞,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又有一位女战士不甘示弱,为了彰显自己的 “本领”,竟以鲜嫩多汁的水蜜桃作为枪靶,比试枪法。殊不知,在抗战时期,我军的子弹本就稀缺珍贵,日常训练都极少使用真枪实弹,如今却在这些神剧中沦为毫无意义的消遣,实在是本末倒置、荒唐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部分抗日神剧在服装搭配方面亦是弊病百出,令人诟病不已。剧中角色的装扮往往花枝招展、艳丽夺目,仿若置身于时尚华丽的秀场之中,与残酷血腥的战争大背景格格不入。譬如在某部剧中,一位女兵竟然身着俏皮的小短裙,搭配上性感的黑色丝袜闪亮登场,这般穿着打扮,莫说是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怕是就连正常的行军赶路都会诸多不便,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导演如此设计究竟是出于何种奇思妙想。又如那部曾引发轩然大波、备受争议的《雷霆战将》,剧中的八路军女战士妆容精致细腻,眉如远黛、眼含秋波,皮肤更是光滑细腻宛如剥了壳的鸡蛋,活脱脱一副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八路军女战士,由于长期饱受营养不良的折磨,面色蜡黄黯淡、身形消瘦单薄,着装朴素简洁,与男战士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她们满心满眼所念所想的,唯有保家卫国、抗击日寇这一件大事。反观该剧,女战士们短裙配白鞋,时尚有余却历史底蕴不足,与真实的历史实情相差十万八千里。更为离谱的是,剧中几位身为医护兵的女战士,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紧急时刻,不将心思专注于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之上,反倒聚在一起谈情说爱、闲聊八卦,全然不顾战场局势的危急紧迫,这般剧情编排,实在是罔顾历史事实,令人义愤填膺。好在这部 “雷剧” 因自身问题堆积如山,上映不久便被强制下架,也算是及时悬崖勒马,避免了更多不良影响的扩散。其剧中诸如八路军住大别墅、屋内陈设豪华奢侈、打仗间隙优哉游哉喝咖啡等情节,无一不是对历史的恶意歪曲与亵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一些抗日神剧脑洞大开,编造出女大佐与我军战士相恋的离奇荒诞情节。镜头之下,两人相对而坐,面前摆满了丰盛奢华的豪华大餐,推杯换盏之间,笑语晏晏,画面乍一看似乎温馨和谐,实则荒唐到了极点。要知道,在那个民族危亡、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敌我双方立场分明、势同水火,如此剧情设计,不仅严重违背历史事实,更极易误导观众,尤其是缺乏历史知识储备、辨别能力尚弱的青少年群体,使其对那段艰苦卓绝、充满血泪的 14 年抗战历程产生错误认知,误以为抗战是一场轻松容易、浪漫惬意的 “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当下抗日神剧的 “歪风邪气” 已然盛行成灾,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极不尊重,更是对观众认知的严重误导。在此,郑重且恳切地呼吁广大影视创作者,能够始终秉持着对历史负责、对观众负责的态度,多拍摄一些诸如《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这类尊重史实、制作精良、诚意满满的高品质抗日剧,以此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让后人能够透过屏幕,真切触摸到那段热血沸腾又悲壮沧桑的历史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