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咏白海棠》爆红,你get到了吗?
薛宝钗的《咏白海棠》爆红,你get到了吗?
近日,一首来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诗歌突然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这首诗就是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它不仅展现了薛宝钗端庄、稳重的一面,还蕴含了她对自我身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是贾探春发起的海棠诗会的作品。当时的大观园表面上还是一片太平盛世,但已经暗藏危机。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咏白海棠》是咏物诗,在描绘物的形象中,显现着不同思想倾向的不同人物的面影。
诗歌赏析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手瓮”是一种有提把的盛水陶器,诗人以之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这句诗系倒装句法,实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石“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妆的自我写照。“露砌”意为沾着露珠的台阶边沿,与“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这句诗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神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亦自写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庚辰本此处有脂批:“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省手。”则“愁多”句应是 以宝黛之多愁多情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这句诗仍归结至白海棠。“白帝”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西方之神,掌管秋事,此处实指自然。全联意谓: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亭亭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之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许的内心世界。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分”。
现代意义
这首诗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网友们认为这首诗完美体现了薛宝钗的个性特点,诗中蕴含的自我珍重、淡泊名利等品质,对现代人有重要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诱惑,很容易迷失自我。薛宝钗的《咏白海棠》提醒我们,要像白海棠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洁,不被外界的繁华所迷惑。同时,这首诗也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不是外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气质和品格。
薛宝钗的《咏白海棠》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唤醒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位古典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