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年前“巫山人”化石面世,改写中国人类起源史
200万年前“巫山人”化石面世,改写中国人类起源史
1984年,一块看似普通的“龙骨”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被发现,这一偶然的发现却改写了人类起源的历史。经过专家团队的系统发掘和研究,这块化石被证实属于距今约200万年前的古人类,成为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将人类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30万年左右。
这一重大发现发生在巫山龙骨坡遗址,该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距县城约57公里。自1985年起,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为首的专家团队对该遗址进行了五轮系统发掘。截至2024年,已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可追溯至上新世至早更新世。
最引人注目的是,研究团队在这里发现了距今204万年的“巫山人”下颌骨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更为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龙骨坡遗址保存了180万至248万年前丰富的古人类、古生物遗存和古环境信息,为追溯三峡地区山河形成史、古生态与古环境变迁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作为欧亚大陆发现的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龙骨坡遗址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丰富的考古发现不仅推动了旧石器加工、古脊椎动物与古生态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更为揭示人类起源进化演变、研究东西方远古文化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如今,这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巫山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陈列在“远古巴渝”展厅,向公众展示着人类起源的奥秘。与之一同展出的还有在同一层位出土的步氏巨猿牙齿和120种脊椎动物化石,以及超过百件的石制品,共同诉说着200万年前的地球故事。
巫山人化石的发现,不仅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突破,更是人类起源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将人类起源的时间提前了30万年,更为我们理解人类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当你走进重庆博物馆,面对这件珍贵的化石时,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200万年前的生命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