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3: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星堆遗址是目前已知的长江上游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2020年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及其重要文物,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深化了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场景和祭祀体系研究。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1929年发现,1934年首次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1980年以来,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主的多家文博单位对遗址、鸭子河上游至龙门山脉东麓区域开展了7次考古调查,共计调查面积近500平方千米。在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和一般保护范围开展了6次考古勘探,面积13平方千米。开展发掘42次,面积近2万平方米。根据现有认识,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千米,其中城址面积约3.6平方千米;遗址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春秋,上下延续逾2000年,是目前已知的长江上游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重要遗迹种类有城墙、夯土台、超大型红烧土建筑基址群、祭祀坑、祭祀遗迹、器物坑、墓葬、石器作坊等;三星堆遗址所出数量巨大的陶、石、玉、铜、金、象牙和海贝等,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征,是中华文明多样性的典型例证。

2020年新发现发掘“祭祀坑”6座、灰坑78座、灰沟55条、柱洞341个、房址4座、墓葬2座,初步摸清了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布局。本次对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意义重大而深远,主要包括:

第一,新发现的前所未见的遗迹和文物,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深化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场景和祭祀体系研究,弥补以往这方面研究的缺陷和空白。

第二,进一步实证和阐释“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认识。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坑中出土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国内其他地区文化的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掘的若干新器物,如K3出土的顶尊跪坐铜人像和铜圆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丝织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进一步夯实了这一认识。

第三,运用“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单位合作”的新理念,本次考古发掘以及其中创新使用的现代化多功能保护平台、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平台、多功能考古发掘操作系统、远程控制系统、不间断高清数字记录系统等,将对中国考古学、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等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广汉三星堆遗址平面图


广汉三星堆遗址8座祭祀坑平面分布图


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平面示意图


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拍摄时间:1986年)
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拍摄时间:1986年)


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拍摄时间:2021年3月8日)
广汉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拍摄时间:2021年2月26日)
广汉三星堆遗址五号祭祀坑(拍摄时间:2021年1月18日)


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坑出土铜顶尊跪坐人像

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金面具、金箔饰
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部分玉器
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爬龙铜器盖、铜扭头跪坐人像
广汉三星堆遗址五号祭祀坑出土象牙雕
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丝织品残件
广汉三星堆遗址铜大立人像、铜大面具出土
广汉三星堆遗址第一个出土的青铜人头像


我们在“三星堆”工作(1980年代)


我们在“三星堆”工作(新时代)


广汉三星堆遗址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

本文原文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