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狂飙!多地蔬菜涨幅超30%,专家解析背后原因
价格狂飙!多地蔬菜涨幅超30%,专家解析背后原因
近期,全国多地蔬菜价格出现显著上涨,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从黄瓜、西红柿到绿叶菜,多种常见蔬菜的价格涨幅明显,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近期
全国多地蔬菜价格噌噌噌地涨
有人感叹
家常菜的价格变得
似乎有点儿“不家常”了
在广东
有记者走访广州市场情况
发现各类蔬菜
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
其中绿叶菜价格的涨幅最为显著
从外卖买菜软件上
记者查看了几家店铺
蔬菜的价格均有上涨
黄瓜有9.9元一斤
不同品种的黄瓜还有涨到12.8元一斤的
宁夏菜心苗13.18元一斤
小白菜9.8元一斤
罗马生菜15.8元一斤
西红柿11.17元一斤
均比以前的菜价有所上涨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不少深圳网友纷纷感慨
深圳的菜价太贵了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8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9日-15日,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97元/公斤,环比前一周上升10.9%,同比上升36.2%。 从周度价格来看,蔬菜价格在今年第30周(7月22日至28日)达到4.91元/公斤,为近10年同期最高值。
北京新发地市场是北京市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据统计,8月份, 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为每公斤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5%。 价格上涨较多的蔬菜有大白菜、圆白菜、菜花、西兰花等。
在安徽合肥, 当地蔬菜零售均价每公斤7元以上 ,30种蔬菜品种中有20个上涨,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有黄瓜、白萝卜、冬瓜,平均较上一周涨幅在6%到8%左右。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员王萍介绍,由于近期高温天气持续,地产菜上市量不足,苋菜、韭菜、空心菜等叶菜的批发价基本上维持在2元以上。
记者在江苏南京进香河集贸市场也看到,豇豆、四季豆、茄子等蔬菜价格略有上涨,黄瓜、鸡毛菜、菊叶涨幅明显。市民孙先生表示,当天买了毛豆、凉粉、豆腐、大白菜,“感觉菜价涨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据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显示, 7月份,28种蔬菜的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为4.79元 ,环比上涨9.6%,同比跌2.0%,较近三年同期平均高5.1%。其中, 黄瓜(涨69.4%)、大葱(涨45.5%)、菠菜(涨34.7%)、菜花(涨30.6%)涨幅超30%。
8月份以来,菜价保持了这种季节性上行的趋势。
上海青苗4.58元一斤
黄皮椒5.98元一斤
西红柿5.58元一斤
……
临近中午,广州市一家生鲜超市内,市民们正在挑选合适的菜品。独自采购的王女士表示, 最近的蔬菜价格比以往贵了不少 , 部分菜品质量甚至不如从前,特别是自己心仪的彩椒一类。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像四季豆、菜心等贵了将近1元,对于蔬菜来讲,其实已经算涨幅比较多的了。”余女士一周到此处消费1-2次,她表示自己偶尔会拍照记录购买的蔬菜价格,“一进门就发现这两样蔬菜涨价了,还有我们常吃的西红柿也是。”
穗石市场内的一位蔬菜商户张阿姨(化名)一边忙着整理摊位上的蔬菜,一边介绍了近期蔬菜价格的变化。“你看这些通心菜和尖椒,我们都是十几块钱一公斤批发来的,卖十几块才会有钱赚,我们也不想做亏本的生意。”
面对蔬菜价格的飙升,张阿姨略显无奈。她解释道,以往这个时候菜价通常不会很高, 但近期广州的气候极端,高温和大雨交替出现,导致蔬菜生长受到影响,供应量减少,批发价格自然上涨。
“而且现在青菜不好保存,上午进的下午卖不出去的就不新鲜了,卖相不好的也卖不出去,我们就得亏钱。价格上不来我们一天就白干了。”
对于蔬菜价格的上涨,市民李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感觉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绿叶青菜,以前涨也就那么几毛钱,现在西兰花和菜心都卖到了6块一斤,平常经常买的丝瓜都到7块一斤了,再这么下去青菜都赶上肉价了。”
尽管价格上涨,但他依然坚持购买必要的绿叶蔬菜。“不过贵了也得买,就买少一点,或者买其他价格没那么贵的蔬菜, 毕竟广东人一餐不吃青菜都不行的嘛。 ”他笑着说道。
有记者还走访了
当地一家生鲜超市
工作人员透露
其蔬菜价格相比前几个月
上涨了大约20%
“除了天气因素外,我们这种大型生鲜商超需要承担更高的物流和仓储成本。”他解释说,蔬菜从生产基地到超市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增加,包括运输、储存和保鲜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提高售价,以保证不亏损。”他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无奈。
在另一家生鲜超市
常在该处购买蔬菜的梁女士表示
价格还是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涨价是大趋势
但也有小个例
余女士表示
这里的云南小瓜(4.98元/斤)
苦瓜(5.98元/斤)
比之前便宜了
可能是刚进的货还比较新鲜
可以买来尝一下
引起近期多地
蔬菜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
二级教授雷建军分析称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
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因素
“高温暴雨天气是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6月至7月,传统的夏秋季蔬菜产区如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历了一次从明显干旱到内涝的过程,这对蔬菜的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高温和暴雨不仅导致蔬菜产量下降,还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耐储存性,使得市场上好货短缺且价格偏高。 ”
另一方面
雷建军也提到了季节因素
表示当前正处于蔬菜生产的
“青黄不接”时期
部分蔬菜品种进入交易淡季
如山东寿光地产菜在湿热天气影响下,生长速度放慢、管理难度较大,促使菜价接连走高。此外,部分蔬菜品种如黄瓜、茄子等, 在夏季高温下容易变质,增加了损耗和成本,也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此外,供需关系和市场因素也都推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随着蔬菜供应量的减少和消费者需求的增加,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推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像黄瓜等常见蔬菜,其价格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部分肉类产品,使得消费者感受到了较大的价格压力。”
雷建军表示,除了天气和季节因素外,市场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价格。例如, 蔬菜的物流成本、运输难度以及市场炒作等因素都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针对蔬菜价格上涨的情况,雷建军认为,随着气温的回落和秋季蔬菜的陆续上市,蔬菜供应和价格有望逐步回归正常。
预计从9月中旬开始,蔬菜价格能够恢复到7月甚至6月的水平。然而,这也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