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然评论·心脏病学》:超加工食品,心血管疾病的大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2: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然评论·心脏病学》:超加工食品,心血管疾病的大患!

超加工食品(UPF)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其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自然评论·心脏病学》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系统地总结了食品加工的历史演变和相关的流行病学证据,揭示了超加工食品对心脏和代谢健康的潜在危害。


论文题图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根据Nova分类,食品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别:

  1. 未加工或简单加工的食品(如:水果、肉、牛奶)
  2. 加工过的烹饪原料(如:油、黄油、盐)
  3. 加工食品(如:罐头、盐渍或糖渍的坚果、烟熏的肉类)
  4. 超加工食品(如:冰淇淋、汉堡、巧克力)

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使用的加工方法。加工食品可能使用了干燥、冷冻、巴氏消毒、发酵、糖/盐渍等工业处理,而超加工食品涉及的加工流程则更为复杂,包括氢化/水解等化学处理、膨化/油炸、调味/着色/乳化等额外添加剂,而且往往有精致的包装。

由此产生的超加工食品普遍由经过提取和化学改性的物质制成,营养成分并不全面。


超加工食品的过度加工

全球消费趋势

自1990年代至今,超加工食品的消费量激增,逐渐取代了以未加工或微加工食品为主的传统饮食。在传统饮食文化已经衰落或局限于特定群体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超加工食品在饮食中的占比已经超过40%,在美国和英国已经接近60%。

对健康的影响

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对饮食质量的不利影响是公认的。一项荟萃分析统计了14个中高收入国家的膳食构成,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占总卡路里摄入的16-57%,高超加工食品占比导致营养水平的下降。这表现为饮食的能量密度增加,游离糖和饱和脂肪含量升高,纤维、蛋白质、钾和各种微量营养元素含量降低。此外,超加工食品为主的饮食模式也缺乏植物性食物。


纵然世界各国人民饮食口味差异巨大,对超加工食品的喜好应该也大有不同,但超加工食品导向的结局都是同样的营养不良

2023年,一篇论文分析了67个队列研究的数据,总结出了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影响。成人摄入超加工食品与多种慢性病之间存在关联,包括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大多数情况下,研究都确定了超加工食品与慢性病的明确剂量反应。

具体数据表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高的人相较摄入低的人健康风险更高,具体表现为:

  • 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40%
  • 高血压风险增加23%
  • 超重风险增加36%
  • 肥胖风险增加55%
  •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5%
  •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9%
  • 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

超加工食品的问题还不止营养不均衡。超加工食品普遍更便于食用,让人在获得饱腹感之前吞下了更多热量;超加工食品还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的特征和完整性,从而导致炎症增加和葡萄糖代谢失衡;超加工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会促进氧化应激和炎症;超加工食品的塑料包装释放的化合物也会影响内分泌。

综合来看,超加工食品除了方便真的是没什么优点。

结语

虽然超加工食品在现代生活中难以完全避免,但了解其潜在危害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健康的选择。希望食品生产商能够更多关注食品的健康属性,而不仅仅是便利性。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可能选择未加工或简单加工的食品,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

本文原文来自生物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