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权益知多少?
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权益知多少?
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其中明确指出“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这一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职业健康保护的重要性,也提醒广大劳动者要重视自身权益。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在职业健康方面享有以下主要权益:
知情权
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用人单位有义务向劳动者告知这些信息,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载明。
培训权
劳动者有权接受职业健康培训,学习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必要的防护技能。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参加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培训。
防护权
劳动者有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等。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健康检查权
劳动者有权享受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本人。
诊断和治疗权
劳动者怀疑自己患有职业病时,有权申请职业病诊断。确诊为职业病后,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救治、康复服务和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必须履行以下义务:
- 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 组织职业健康培训和健康检查
-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 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
政府部门则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标准,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如何维护职业健康权益
识别职业病危害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如噪声、辐射)、生物因素等。劳动者要熟悉本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高防范意识。
做好个人防护
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吸烟等。
及时维权
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举报。发生职业病后,及时申请诊断和治疗,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结语
职业健康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关注职业健康,维护劳动者权益,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