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为何是春秋时期最知名的爱情小诗
《越人歌》,为何是春秋时期最知名的爱情小诗
《越人歌》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首著名爱情诗,讲述了楚国王子子皙泛舟出游时,一位越地女子为其撑船并倾诉爱慕之情的故事。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爱情的经典之作。
自古女追男就会有动人的爱情故事和传说,更会有优美的诗文流传下来。
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子晢(楚国的王子)来越地巡游,子晢坐船出游越地,撑船的是越地一位情窦初开的女子,撑船的佳人一见钟情,大胆表白,求得爱情,留下佳话。后有无名的作者为这段佳话写出优美的《越人歌》,两千年来一直被人赞叹,其中的结尾句,更是被当今恋爱的青年男女常常引用。
今夕何夕兮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先秦.无名氏《越人歌》
《越人歌》展示了春秋时期,楚国百姓真实生活场景,描写了女追男美好的爱情故事。
轻弹心曲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诗人开篇就用写出撑船女子的心理活动。他用“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诗句中的“搴舟”可为水上撑船荡舟之意,女子因为心情高兴,把水上撑船比喻为水面上荡舟。为什么撑船女子这么高兴呢?原来“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诗人用“今日何日兮”的同样诗句,见女子紧张羞涩的表情和内心。今天是什么样的有缘日子?今天的夜晚为什么这样浪漫?原因是“得与王子同舟”,撑船女子竟能够与王子荡舟同游,她对王子一见有爱意,撑船轻摇有情思,轻歌一曲江上来!
轻舞心飞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诗句中见撑船荡舟的女子感动正有春情意,她承蒙王子错爱“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不訾耻垢之意是:王子不因我吕越地普通女子而嫌弃我。让我“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撑船女子心绪纷乱,怦然心动,能够结识楚国王子。
一唱如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全诗结尾是千古佳句,两句诗抑扬顿挫有韵律,朗朗上口有节奏,诗人用比兴手法写出女子心情,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山上百木丛生树木有枝,撑船女子“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句诗中的知与上句诗中的枝同音。诗人用“枝”的谐音比喻“相知”。这两句诗字里行间一唱如歌,二唱有情,三唱春意。
二唱有情
《越人歌》是春秋时期经典的爱情小诗,它的艺术表现力极有特点,词语双关,婉约意美,如歌似曲委婉动听,余韵袅袅,寓意深刻,令人一诵三叹。《越人歌》不愧是春秋时期最有艺术感染,最知名的爱情小诗。
三唱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