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之父求伯君与雷军:一段中国软件业的传奇师徒情
WPS之父求伯君与雷军:一段中国软件业的传奇师徒情
在中国软件行业的历史上,有一段传奇的合作被广为传颂。这段合作的主角是求伯君和雷军,他们的故事不仅见证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更成为了一段佳话。
相遇与相知:天才程序员的相遇
1990年,武汉大学的校园里,一个名叫雷军的学生正在为一款软件而兴奋不已。这款软件就是求伯君开发的WPS(Word Processing System)。雷军后来回忆说:“1990年初我在朋友那用了WPS汉卡,当时就被震住了。界面易用美观,更强的是打印结果可以先模拟显示出来,署名是香港金山公司求伯君,我觉得这个‘香港’软件写得真好。”
那时的雷军并不知道,这个让他震撼的软件作者,是一个比他大5岁的浙江人。求伯君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1980年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取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一个仪器厂,但不久后就决定“辞去铁饭碗”南下深圳闯荡。在涿州的一间小屋内,求伯君花了9天时间写了5万行汇编程序,做出了他的第一款商业软件——西山超级文字打印系统。
1992年,雷军终于有机会加入金山公司,开始了与求伯君的合作。当时的金山公司规模很小,加上雷军一共只有6个员工。但雷军没有失望,而是选择珍惜这个机会。他连能拿多少工资、多少股票都没问,便积极投入到了本职工作中。
合作与成长:共同面对挑战
在金山公司,雷军展现出了出色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他主导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WPS的后续版本开发。而求伯君则继续在技术上深耕,带领团队应对来自微软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
1997年,面对微软Word的强势竞争,求伯君带领团队开发出适配Windows系统的WPS 97。这款产品不仅成功应对了危机,还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而雷军则在市场推广和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金山公司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求伯君展现出了对雷军的信任和支持。即使雷军负责的项目失败,导致公司损失惨重,求伯君也没怪罪他,反而让他休假调整。这种信任让雷军能够快速成长,仅仅半年后就当上了金山公司的副总经理。
传承与超越:工程师精神的延续
2007年,雷军离开金山创办小米科技。虽然离开了金山,但雷军始终将求伯君视为自己的领路人和贵人。而求伯君也对雷军充满信心,他表示:“雷军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他一定会超过我。”
在小米,雷军将求伯君的“工程师精神”发扬光大。他坚持“技术为本”的理念,带领小米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而这种坚持技术创新的精神,正是从求伯君那里传承下来的。
友谊与传承:合作精神的延续
求伯君和雷军的合作,不仅是一段商业传奇,更是一段深厚的友谊。在工作之外,他们亦师亦友,相互尊重。这种关系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或同事关系,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合作精神传承给了新一代的科技从业者。无论是金山还是小米,都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而这种坚持技术创新、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也成为了中国软件行业乃至整个科技产业的宝贵财富。
求伯君和雷军的合作历程,是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DOS系统到Windows,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始终站在技术的前沿,推动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从业者,成为了中国IT行业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