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火灾自救新姿势:这些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家庭火灾自救新姿势:这些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4年12月7日凌晨4时许,北京一居民家中发生一起惨痛的火灾事故,导致1人死亡、4人受伤。经初步调查,这场悲剧的源头竟是室内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发生故障起火。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家庭消防安全的警钟,也凸显了掌握正确火灾自救知识的重要性。
家庭火灾的预防:从源头消除隐患
据统计,90%的电动自行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都发生在门厅、过道及楼梯间等室内场所。这是因为电动自行车或电池一旦“进楼入户”,发生火灾后,人员将难以逃生和自救。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火场高温和毒烟,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一旦人体吸入,只需3到5口就可能昏迷,随后窒息死亡。而且电动自行车大多采用锂离子电池,一旦失火,3分钟温度可达1000℃,多数家庭都没有能力和时间进行有效处置。
因此,预防家庭火灾,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和充电:电动自行车或电池不要“进楼入户”,应在室外指定场所安全停放、充电。严禁在楼梯间、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处停放、充电。严禁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加装改装或更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池。
定期检查电器线路:不要私拉乱接电线,要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过载用电,电线脱皮、老化。特别是老旧住宅,更要重视电路改造和维护。
厨房用火安全:烹饪时不要离开厨房,避免油锅起火。厨房内应配备灭火毯或干粉灭火器,以便及时扑灭初期火灾。
室内取暖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不要将衣物等易燃物品覆盖在取暖设备上,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电源。建议选择带有过热保护功能的取暖设备。
火灾发生时:冷静应对是关键
一旦家庭火灾发生,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应对措施:
及时报警:发现火情后,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拨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单位或小区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救援人员联系。
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在开门逃生前,先用手触摸门把手。如果门把手发热,则说明大火或浓烟已经封锁门外,此时切不可轻易开门,应退回室内躲避。若门把手不烫手,可从猫眼或门缝处观察是否可向外逃生。如楼道没被浓烟封锁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打开房门,以最快的速度沿疏散通道逃生,逃离途中切记不可使用电梯。
室内自救方法:如果无法逃生,要固守待援。寻找一个有水、有外窗的房间或阳台固守待援,关上房门用湿棉被、毛巾等封住门缝,有条件的可以泼水,阻止火势蔓延。在窗口或者阳台处发出求救信号,白天用鲜艳的衣物挥动,夜晚用手电闪烁或敲击物品发出声音等方式求救。
正确使用灭火器:如果火势较小,应根据着火物选择灭火器或水进行灭火。但当火势较大或无法扑灭时,应当立即撤离。
自救误区:这些错误要避免
在火灾逃生中,一些常见的错误行为可能会致命:
盲目跟随:人在惊慌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追随人群其后。如果盲目跟风选择错误出口,将会在火场迷失方向。
原路返回:人们总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
向光朝亮: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的逞威之处。
就地躲藏:起火后,一些人只顾忙着寻找避难场所,比如爬到床下、桌下或钻到壁橱里,其实这样做即使不被烧死,也会被呛死,且不易被营救人员发现。
未雨绸缪:制定家庭火灾逃生计划
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逃生,建议每个家庭都制定一份火灾逃生计划:
熟悉逃生路线:熟悉家中的安全出口,并进行模拟演练。
准备应急物资:家中常备灭火器、防烟面具、应急手电筒等消防器材,并确保家庭成员都会使用。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家中的消防设施,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开展消防演练:定期组织家庭成员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家庭火灾无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正确的自救方法,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伤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重视家庭消防安全,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