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商事调解:化解纠纷的高效途径
滨州市商事调解:化解纠纷的高效途径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在商事调解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商事调解模式,为当地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
专业化建设:打造高素质调解队伍
滨州市司法局以提高商事纠纷调解的专业化水平为目标,积极推动商事调解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已培育10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事调解组织,包括2个商事调解中心和8个民商事调解中心。这些组织由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商会等专业机构发起成立,充分利用发起单位的专业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流程。
在调解队伍建设方面,滨州市注重吸纳法律专业人士。目前,全市共有247名商事调解员,其中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高达86%。为提升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市司法局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案件交流和庭审观摩等活动。同时,还建立了法官与商事调解员“一对一”带教制度,由调解组织所在地同级法院的法官或法官助理对调解员进行具体指导,确保调解效果及公信力。
创新解纷机制:让调解更高效便捷
滨州市积极探索便捷高效的解纷机制,建立了闭环式诉调对接机制。该机制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根据案件特点灵活选择调解方式。对于法律关系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线上音视频调解;对于法律关系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件,则进行线下调解。各调解组织建立诉调对接工作台账,按照“案件登记、约调、调解、申请司法确认”流程,平均两周即可调解完成1起诉调对接案件。
此外,滨州市还创新实施了简案快调制度,针对数量大、金额小的信用卡类纠纷,建立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例如,2023年12月,滨州市融曜商事调解中心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了6起涉及同一家金融机构的信用卡欠款纠纷。
多元服务供给: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滨州市商事调解组织不仅专注于纠纷调解,还积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法律服务。定期组织商事调解组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提供专项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针对商事纠纷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市司法局编制《企业合规管理手册》和《企业法律风险管控指引》,由商事调解组织发放给企业,指导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同时,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商事调解组织还联合相关部门、机构,为企业提供风险评估、资产重组、破产清算、仲裁、公证等延伸服务。
显著成效: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据统计,2024年,滨州市商事调解组织共成功调解金融、经济合同等纠纷案件4011件,涉案金额达10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滨州市商事调解工作的显著成效。
滨城区新锐民商事调解中心曾成功解决一起困扰某国企9年的经济纠纷。该国企因业务经营问题与多家贸易合作企业和控股股东产生纠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新锐民商事调解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和逐一对症下药,最终促成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经法院司法确认,圆满化解了纠纷,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
助力企业管理:商事调解的价值
滨州市的商事调解模式,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多重价值:
- 快速解决纠纷:通过专业调解和便捷机制,大幅缩短纠纷解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
- 提供法律支持:通过法律咨询和合规指导,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实现合规经营。
- 维护商业关系:调解过程注重双方意愿,有助于维护长期商业合作关系。
- 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心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事调解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滨州市的商事调解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大量商事纠纷,更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专业化、高效便捷的商事调解模式,正在为滨州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