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教你挑调料:三重检验保安全
国家标准教你挑调料:三重检验保安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提高,了解如何通过GB 2714-2015和GB 31654-2021等食品安全标准来挑选优质的卤菜调料变得尤为重要。这些标准涵盖了从感官检验到理化检验再到微生物检验等多个方面的检测项目,确保我们日常食用的卤菜调料既安全又健康。掌握这些标准不仅能让我们吃得放心,还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GB 2714-2015的核心内容与适用范围
GB 27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于2015年11月13日实施。该标准适用于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经盐渍或酱渍加工而成的酱腌菜,包括酱油腌制的蔬菜(如酱油瓜、酱油姜)、盐腌制的蔬菜(如盐水菜)、酱腌制的蔬菜(如酱黄瓜)等。标准中规定了酱腌菜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等技术要求。
感官检验:第一道安全关口
感官检验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功能对食品的外观、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检验方法。在选购卤菜调料时,感官检验是最直接、最简便的判断方法。
外观与色泽:优质的卤菜调料应具有其应有的色泽,如八角呈红棕色或浅棕色,桂皮呈棕褐色,花椒呈紫红色等。色泽过于鲜艳或暗淡都可能存在问题。
气味:每种香料都有其独特的香气。例如,八角有甜香味,桂皮有辛辣味,花椒有麻香味。如果闻到异常的气味,如霉味、酸败味或其他异味,说明调料可能已经变质或掺杂了其他物质。
滋味:通过品尝少量的调料,可以判断其味道是否纯正。例如,丁香的味道应该浓郁且略带苦涩,小茴香应该有淡淡的甜味和香气。如果味道过于平淡或有其他异味,说明质量可能有问题。
组织状态:优质的香料应该干燥、完整,没有霉变、虫蛀或杂质。例如,八角的蓇葖果应该完整,桂皮的皮层应该厚实,花椒的颗粒应该饱满。
理化检验:科学把关品质
理化检验是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对食品的成分、含量、结构等进行分析和检测,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虽然普通消费者无法进行理化检验,但了解这些指标有助于我们理解食品标签上的信息。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衡量香料干燥程度的重要指标。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霉变和微生物繁殖。一般来说,香料的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10%以下。
灰分含量:灰分含量反映了香料中无机物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香料的纯度。灰分含量过高可能意味着掺杂了其他物质。
挥发油含量:挥发油是香料香气的主要来源。挥发油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香料的香气和风味。例如,八角的挥发油含量应该在1.5%以上,桂皮的挥发油含量应该在1.0%以上。
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对人体有害,其含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例如,铅的含量应该低于1.0mg/kg。
微生物检验:确保食用安全
微生物检验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来判断食品的卫生状况。虽然普通消费者无法进行微生物检验,但了解这些指标有助于我们理解食品标签上的信息。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反映了食品中细菌的污染程度。菌落总数过高可能意味着食品的卫生状况不佳。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衡量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指标。大肠菌群数量过多可能意味着食品存在卫生隐患。
致病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人体有害,其含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实际选购建议
选择正规渠道:在超市、商场或正规的网上店铺购买卤菜调料,避免在街头小摊或不明来源的网店购买。
查看包装标识:选购包装完好、标识清晰的产品。包装上应该有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购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确保其新鲜度。同时,注意产品的保质期,避免购买即将过期的产品。
适量购买: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购买,避免一次性购买过多。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挥发的香料,如八角、桂皮等,更应该少量多次购买。
储存得当:购买后应该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储存,一般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通过GB 2714-2015和GB 31654-2021等食品安全标准,我们可以科学地挑选优质的卤菜调料。这些标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选购的依据,更为我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让我们从源头开始,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关,享受健康美味的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