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军阀鲁大昌:曾据守腊子口阻挡红军北进
甘肃军阀鲁大昌:曾据守腊子口阻挡红军北进
鲁大昌,这位曾经在腊子口试图阻挡红军北进的军阀,其发迹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私塾辍学生,到甘肃地方势力的霸主,鲁大昌的人生轨迹见证了近代中国军阀混战的复杂历史。
早年经历:从私塾到军营
鲁大昌,字嵩龄,出生于临夏县黄泥湾。幼年丧母,由舅母抚养。七、八岁时被送到城内祖父母家,在李光斌的私塾读书。由于与叔父不合,祖父允许他辍学经商。他先后尝试摆摊、当货郎、当脚夫,但都不合心意。最终,他在光绪末年逃至循化,经兄长鲁大元介绍,加入罗开福部成为一名勤务兵。
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军阀
1911年,鲁大昌随罗开福部参与陕西乾州战役,因作战勇猛,多次负伤,获得罗开福赏识。罗开福调防临夏期间,鲁大昌经常酗酒赌博,打架滋事。1915年,罗开福卸任返回湖南,鲁大昌进入王占元部,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罗开福去世后,鲁大昌一度流落京沪,后因陆洪涛升任甘肃督军,他通过电报拥戴陆洪涛,重返甘肃。
路过平凉时,鲁大昌拜见张兆甲,获得保荐,被陆洪涛任命为督署行营副官。不久,他以“久不乘马,髀肉重生”为由辞去副官职务,转任宋有才部张志远营中哨哨官兼帮带。
关山战役:声名鹊起
1926年,张兆甲派兵进攻西北军,鲁大昌在关山战役中表现出色,多次击退西北军,虽最终撤退,但因此战成名,获得“关山战役的英雄”称号。此后,鲁大昌在宋有才部任职,因作战勇猛和骄横跋扈,获得“跋扈将军”绰号。
发迹之路:从地方武装到割据一方
1927年,鲁大昌在西北军内部矛盾中获得机会,通过何成浚获得“甘肃讨逆军”第二路司令的官衔,后又获得“甘肃自治军”总司令职位。他利用在临潭、岷县的影响,收编地方武装,劫夺烟亩罚款,收抚土匪,逐渐壮大实力。到1930年,鲁大昌已控制岷县、临潭、漳县等十四县,形成割据势力。
腊子口之战:阻挡红军北进
1931年,国民政府授予鲁大昌新编十四师番号。1935年9月,鲁大昌凭借腊子口天险,企图阻挡红军北上。红军采用正面进攻与侧翼迂回相结合的战术,经过一昼夜激战,击溃鲁部三个营,突破腊子口天险。
晚年生活:从军阀到病逝
1936年,国民政府改鲁大昌部为中央陆军一六五师。后因用人不当、财政分配不公等问题,蒋介石借机夺去其实权,改任王治歧为师长,鲁大昌被封为新编第二军军长。此后,他住在兰州,过着奢侈生活,直至1949年解放时被人民政府管押劳改。1962年10月1日,鲁大昌在兰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