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吞食异物很危险,请看好熊孩子的嘴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1: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吞食异物很危险,请看好熊孩子的嘴巴

儿童安全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从巴克球到铅笔,从瓜籽到钉子,孩子们因为好奇心而误食异物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一旦进入孩子的消化系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案例,了解这些"危险的玩具",并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儿童误食异物的情况。

调皮的巴克球

夏夜,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疲劳的父母抱着4岁的孩子冲进急诊室,"医生,我孩子吃了巴克球!"一听到"巴克球",医生的眉头立刻紧锁。孩子说吃了几颗,没有什么不舒服,还呵呵地笑。经过一番检查,发现孩子没有胃肠道反应,也没有腹膜炎的体征,巴克球3颗串联进入小肠,还有机会能自行排出。经过评估和讨论,医生决定暂时观察,定期复查巴克球的位置。

为什么医生对这个吞入巴克球的消化道内异物如此紧张?巴克球,是一款具有磁性的网红玩具,俗称磁力珠。因其磁性可以拼成各种形状,深受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喜爱。然而,正是因为其磁性,一旦孩子误食后果不堪设想。进入消化道内,容易造成磁珠在消化道内粘合,引起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全国各地均有不少儿童误食巴克球需要手术的案例发生。

在上述案例中,4岁的小明(化名)的巴克球在小肠中逗留了50天。经过儿外科医生评估,巴克球在排出的过程中可能"受阻",建议进行腹腔镜手术探查。果然,术中发现3颗巴克球穿透两段迂回小肠,中间还夹有一层小肠肠系膜,形成强力"三明治"结构。值得庆幸的是,医生判断精准,及时建议手术,再迟几天可能就会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脓毒血症。小朋友在微创手术下成功取出三颗巴克球,腹部伤口不过2.5cm,术后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这再次提醒我们,益智玩具的前提是安全玩具。

铅笔真的只能写字么

一个正在学写字的4岁小朋友晚上"写作业"时趁家长不备,将一支10cm长铅笔经肛门插入肠道。一般来说,思考问题时最多咬咬铅笔或者用铅笔敲敲脑袋,将铅笔插入肛门这一操作令人难以理解。该小孩的父母送医及时,在全麻下终于将消化道内的铅笔完整取出,万幸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瓜好香,妈妈平时不准我吃,抓着机会一次吃个够吧!

"医生医生,我孩子偷偷吃了一大包瓜籽,4天拉不出大便,还便血了!"憔悴的妈妈抱着她精神萎靡一身臭味的孩子辗转3家医院后来到医院。经了解,这个2岁的孩子4天前趁着家长不注意,偷偷"吃"下一包起码1斤瓜籽,之后出现食欲不振、排便困难,肛门流出污粪和鲜血。孩子吃下大量不消化的瓜籽,堵塞肛门及直肠,排便困难,极其难受!医护人员将肛门口的异物一点点抠出,护士几次结肠灌洗,最终患儿成功排除大量恶臭味异物,解出正常大便,并在补液等治疗后病情稳定回家。虽然看来这个病例处理起来还算顺便,估计孩子妈妈这辈子也不会买瓜类食品了,而且心里粪臭味弥漫整个科室一下午的阴影很难消除。基于已接诊不少类似病例,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入口的食物要软绵并容易消化,警惕大量难消化食物的"囫囵吞枣"。

人间值得吗?我吞钉看看

对于大孩子来说,误食零部件小玩具倒不会,但往往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的脾气和性格,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但心理情绪容易波动。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我们国家虽低一点,但也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青少年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厌学、不愿上学,自伤及自杀,网络成瘾等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一个月内已接诊2位10-14岁因闹脾气吞钉的孩子,钉子在进入消化道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刺穿食道、胃肠道,引起大出血、消化道穿孔、感染性休克。幸而经过治疗,两个孩子均已顺利排除钉子。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一分陪伴,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伤害,不要等到悲剧酿成才悔不当初!

结语

小朋友们的一顿顿操作猛如虎,家长朋友们看后估计很多后背发凉。孩子大约在半岁之后会对身边物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东西就抓着塞进嘴里品尝味道。其它常见儿童易吞异物多为花生、瓜籽、硬币、笔头笔帽、鸡骨头、鱼刺、纽扣、拉链、吊坠发卡、电池等等,甚至有误食形似牛奶饮料的乳胶、洗衣液,形似牛奶糖的洁厕丸等强化学性物质。家长快翻一翻家里有没有类似东西,一定小心收藏,别让潜在危险的小东西变成伤人利器。儿童因误食引发的惨案仍然频繁发生,请您一定多留一个心眼,小心孩子吃进不该吃的东西。如若不幸吃下异物,务必及时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