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野果到贡品:山楂的逆袭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4: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野果到贡品:山楂的逆袭之路

山楂,这种酸甜可口的水果,从野生的山间野果,到皇家餐桌上的珍贵贡品,再到民间广受欢迎的零食,经历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转变历程。

01

从野果到贡品的蜕变

山楂最早见于《尔雅》,被称为“朹”。这种野生果实,因其个头小、味道酸涩,最初并不受人青睐。南宋时期,一位郎中偶然发现山楂的药用价值,将其用于治疗积食,效果显著。这一发现不仅让山楂从野果转变为药材,也为后来成为美食奠定了基础。

02

乾隆帝的“山楂情缘”

真正让山楂登上大雅之堂的是清代。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帝对盛京(今沈阳)一带产出的“温普”山楂情有独钟。他在御制诗文中写道:“关内山楂大如弹丸,制之可供殽核。关外如热河一带之山楂,小不及半,亦不中食。盛京所产温普,大小介乎二者之间,蜜濆之,可以致远。”这种介于关内外山楂之间的品种,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受乾隆帝喜爱。

在清代宫廷中,山楂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重要的贡品。每年,盛京内务府都会差派专人进送蜜饯山里红到京。这些蜜饯山楂主要用于祭祀和筵宴,每盘重达14两,用量惊人。据记载,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宫就要求额外添交山楂15石2斗8升。此后,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到光绪六年,仅购买山楂等果品就花费了5000两白银。

03

民间的山楂热潮

山楂在宫廷的盛行,也影响到了民间。清末民初时期,山楂小吃在京城大街小巷遍地开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冰糖葫芦。据记载,当时厂甸庙会曾出现长达3米的大糖葫芦,顶端插着花花绿绿的小纸旗,宛如旗帜招展,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老字号信远斋和九龙斋的糖葫芦更是备受推崇。与普通冰糖葫芦不同,这些老字号的产品不用竹签,而是将山楂独立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既精致又便于携带。此外,还出现了大挂山里红,即将上百颗山楂穿成一圈,形似朝珠,挂在胸前,边走边吃,别具风味。

04

文化内涵的积淀

山楂从野果到贡品,再到民间美食的转变,不仅体现了其食用价值的提升,更凝结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清代,山楂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见证了满族统治者从白山黑水到中原大地的迁徙历程,承载了宫廷饮食文化的演变,也反映了民间饮食习惯的变迁。

如今,山楂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食品。它不仅味道酸甜适中,更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药用价值。山楂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内涵,也将永远流传下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