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减四成商铺,南锣鼓巷重塑古都文化风貌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53: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减四成商铺,南锣鼓巷重塑古都文化风貌

南锣鼓巷,这条全长786米的古老街道,见证了北京740多年的沧桑巨变。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它不仅是传统四合院的集中地,更是古都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

01

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

南锣鼓巷形成于元朝1267年,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它见证了北京的沧桑巨变,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南锣鼓巷因街道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老人而得名罗锅巷,后转名为锣鼓巷。这里保存了完整的元代古街格局,文物古迹众多,形成了以胡同为肌理、历史文化为底蕴、安怡静雅为品位的人文环境。

02

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南锣鼓巷内的四合院,作为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其建筑布局和设计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四合院以中心庭院为核心,房屋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大门多开在东南角。内部结构紧凑,为居住者提供安静和私密的生活环境。不同房间的位置和大小反映家庭成员的地位,如正房供长辈使用,厢房则供晚辈或宾客居住。

03

保护与改造历程

近年来,南锣鼓巷经历了保护与改造的曲折历程。2015年,因商业开发过度,南锣鼓巷被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此后,南锣鼓巷开始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

  • 2016年主动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暂停接待旅游团队
  • 发布《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成为北京首个关于风貌保护的管控导则
  • 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机动车停车规划》,成为全市首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停车规划

经过整顿,南锣鼓巷商铺减少了四成,关闭无证商铺28家,18家小吃店转型为非餐饮商户,181家商户完成外立面改造。

04

现代化改造案例

在保护传统特色的同时,南锣鼓巷也在积极探索现代化改造之路。例如,菊儿胡同的旧城房屋改造由吴良镛院士设计,获得了联合国1992年世界人居奖、亚洲建协优秀建筑设计金奖。此外,还有多个改造案例值得关注:

  • 排子胡同扭院儿:通过整合四合院的零碎空间、合理划分功能区,将古旧的传统民居升级为具有时尚气息的现代住宅。
  • 共生院:居民与游客合宿的共生院是一种新型的四合院再生方式,已成为实现北京旧城区老旧院落有机更新的重要途径。
  • 白塔寺混合院:考虑到杂院已成为当下四合院的普遍生存状态,在改造四合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思考如何改善公共空间、提高公共生活水平的问题。
05

文化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平衡

南锣鼓巷的保护工作注重历史风貌的保护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力求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如今的南锣鼓巷,不仅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建筑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商业与文化元素,成为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南锣鼓巷的保护与改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和谐、更具魅力的南锣鼓巷,让它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历久弥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