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粽子以外,大明皇室在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比想象中更有趣
除了吃粽子以外,大明皇室在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比想象中更有趣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这个节日的热闹程度堪比新年。从五月初一到十三日,紫禁城各宫门外都会摆放菖蒲和艾草,门上悬挂画有天师或仙女除毒故事的吊屏。那么,明朝皇帝在端午节期间有哪些特别的活动?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有哪些已经消失的宫廷娱乐?本文将带你一探究竟。
明代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节日,在明代享有很高的地位。明代的端午节不仅放假,皇帝还会给大臣们赐礼物,通常是宫扇。五月被称为“恶月”,初五日更是“恶日”,因此端午当天要避五毒(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送扇子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会要》,而从明人笔记《戒庵老人漫笔》中可知,宫扇上画有羽毛,配以虎形须头和五色线编的彩线,还附有画有毒虫的艾虎。
皇帝在端午节当天会饮用朱砂酒、雄黄酒和菖蒲酒,食用粽子和加蒜过水面,还会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药画符。此外,皇帝还会到西苑观看龙舟比赛,或到万岁山前观看马术表演。
皇室特别活动:射柳与击球
在明朝初年,由于几代皇帝都精于骑射,大明皇室在端午节时还有两项特殊活动:射柳与击球。射柳起源于辽国,难度很高,需要在柳枝落地前将其抄在手中。元明之际,射柳活动改为将鹁鸽装入葫芦中,悬挂于柳树上,射手射中葫芦,鹁鸽则应声飞出。
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奉天门宴请群臣后,前往龙广山观看射柳活动。永乐时代的明成祖朱棣则更钟爱击球运动。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的端午节,朱棣在大宴群臣后,来到东苑观看击球和射柳活动。其中,皇太孙朱瞻基在射柳活动中表现出色,让朱棣大喜过望。
结语
近年来,有专家建议端午节不能说“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但事实上,古代端午节还是男女青年的恋爱节日,许多文豪都曾写下将端午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从明朝的记载来看,端午节的活动充满了快乐的氛围,包括吃粽子、赛龙舟、射柳、击球等,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