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电影行业创新与转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0: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电影行业创新与转型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正在全面渗透中国电影产业,从创意构想到后期制作,电影各个环节的运作方式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著名导演俞白眉近期推出的短片《百鬼勿扰》便是此趋势的缩影。该短片通过AI技术重新诠释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驱鬼神钟馗,充分展现了现代技术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俞白眉对钟馗这一角色的执着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在短片中描绘了钟馗在现代背景下的形象,将传统故事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影片中,钟馗在月色中大显身手,巧妙应对各种妖怪,展现出一种既刚劲又优雅的姿态,而这一切皆是通过AI生成的视觉效果实现的。

这一实验性质的作品在北京的“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首映礼上亮相,并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标志着AI在中国电影中的应用进入了新阶段。根据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的看法,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地进入影视制作、拍摄乃至剧本创作的全过程,为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除了俞白眉的短片,知名导演张艺谋也计划在其改编自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的新电影中使用AI技术。他表示,将成立人工智能小组,以新技术和新观念推动创作的发展,这一举动显示出顶尖导演对AI赋能的重视与热情。

与此同时,主流电影公司如博纳影业也开始探索AI的应用,推出了AIGC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该剧集以科幻题材为基础,结合电影工业化的要求,力求打造院线电影的高质量标准。这表明,行业内对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趋于成熟和普及。

在影视创作中,AI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AI能够在创意策划、分镜、场景设计、特效等多个领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围绕AI是创意伙伴还是人类创造力替代者的讨论依然在持续。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强调,尽管AI作为工具非常有用,但它无法创造出真正原创的艺术作品。

饶曙光也持相似观点,认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AI无法替代的,但他同时指出,电影人必须迅速学习和掌握AI技术,否则将面临被行业淘汰的风险。随着AI在全球电影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国电影人正面临着与好莱坞同步发展的局面。狮门影业与AI初创公司Runway合作开发视频模型的案例,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展望未来,陈旭光预测,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影视工业将转向更加轻量化的模式。小团队或个人在AI的支持下,能够高效地进行创作和生产。此外,AI在中国的应用正逐步扩展,用户规模已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4%。

俞白眉进一步指出,未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AI的“好朋友”,电影制作的门槛也将进一步降低。通过这次AIGC电影短片的展出,不论成败,都为观众展示了创作的新可能性。正如他所言,未来的电影创作将不仅限于专业导演,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这场数字化的创作浪潮中。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不仅在技术上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创新,也在文化传承和创作模式上开启了新的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