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鲁等地试点候补挂号,19%患者成功挂上专家号
京鲁等地试点候补挂号,19%患者成功挂上专家号
“挂号难,难于上青天。”这句流传已久的“医圈名言”,道出了无数患者的心声。然而,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这一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近年来,一种名为“候补挂号”的新机制在全国多地医院陆续上线,为患者就医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是候补挂号?
简单来说,候补挂号类似于火车票的候补购票功能。当患者在医院预约挂号平台上发现所需号源已满时,可以选择进入候补队列等待。系统会根据用户申请候补的先后顺序进行自动匹配,如有其他用户因故取消预约,系统将自动为候补用户分配号源,并通过短信或平台消息通知患者。
这一机制的推出,不仅提高了医院号源的利用率,更让患者多了一条获取稀缺专家号的途径。据统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自启用候补挂号系统以来,截至2024年12月19日,共处理候补申请57,301次,成功次数达11,019次,成功率约为19.23%。
候补挂号如何操作?
以北京为例,患者可以通过京通小程序使用挂号候补功能。目前,包括同仁医院、安贞医院、安定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同仁堂中医医院在内的7家医院已率先上线该功能。用户在号源被约满时,可以选择候补挂号。如果遇到其他用户因故取消预约等情况,平台将自动按用户排队顺序候补预约,候补成功后实时通知提醒用户。
在山东济宁,患者则可以通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使用候补挂号服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 登录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预约挂号页面
- 选择所需科室和医生
- 点击“候补”按钮提交申请
- 系统会按申请顺序自动匹配号源
- 候补成功后,患者需在10分钟内完成缴费确认
候补挂号的实施效果
候补挂号机制的推出,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在北京,一位成功通过候补机制挂上号的孕妇张女士表示:“没想到,第一次候补就挂上了号,很开心。产科专家号‘一号难求’,放号即约满是常事,挂号拼的不仅是手速更是耐心。如今,有了‘候补挂号’服务,在网上提交候补需求,有号系统会及时发送短信告知,自己只需按照提示的就诊时间到医院就诊即可,非常便捷。”
在浙江嘉兴,一位患者家属表示:“以前挂不上号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了候补功能,就算号源满了也有机会。而且操作简单,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行。”
未来展望
目前,候补挂号功能还在不断完善和推广中。以北京为例,京通健康服务平台计划未来将该功能扩展到更多医院的热门科室,并推出英文版服务、自费支付功能、医生信息详细展示、就医指引等服务。同时,平台还将根据每位用户的看病就医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首页展示,将常用医院置于显眼位置,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预见,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候补挂号机制将在更多地区和医院落地实施,为患者就医带来更多便利。这一创新服务模式,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更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对于广大患者而言,了解和掌握候补挂号这一新功能的使用方法,无疑将为就医挂号增添一份保障。当再次面对“一号难求”的困境时,不妨试试这个新玩法,或许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