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中国-东盟贸易新门户
广西钦州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中国-东盟贸易新门户
钦州港片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畔,拥有30万吨级油码头和全球首个U型工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2亿吨。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片区,钦州港片区在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钦州港片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与东盟国家形成产业互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已形成燕窝、棕榈油等跨境产业链,成为东盟特色产品加工贸易的重要基地。目前,园区签约落户实体项目249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9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351.9亿元。
开放平台:政策红利,创新引领
钦州港片区作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片区,享受多项政策红利。园区创新开展“一站式”通关服务,持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同时,南宁片区在广西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中率先设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服务中心,打造促进服务RCEP成员国的双向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产业协作综合性服务窗口,服务企业近400家。
跨境合作:双园模式,成果丰硕
通过中马“两国双园”模式,钦州港片区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深入推进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优势产业合作,将燕窝产业作为园区重点发展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予以积极推动,率先打造全国首个集毛燕进口、检验检测、标准化加工、供应链金融、展览展销、产品溯源、技术研发、特色旅游与燕窝交易于一体的燕窝全产业链、集群式燕窝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园区共有22家燕窝企业,园区燕窝产品进口额累计7.09亿元,燕窝产业工业总产值累计3.16亿元。
数据支撑:贸易增长,前景广阔
2023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3211.5亿元,增长111.3%,占全区外贸比重达54.6%。东盟已连续24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广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越发凸显。一方面,依托一系列开放平台,广西企业加速“走出去”;另一方面,广西大力“引进来”,加速构建跨境产业体系。
展望未来: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钦州港片区将继续发挥其地理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政策优势,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钦州港片区将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