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你预防颈动脉斑块
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你预防颈动脉斑块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教授通过一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功逆转颈动脉斑块。这一发现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希望,更为大众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重要启示。
专家简介:郭艺芳教授
郭艺芳教授是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等多个重要学术职务,并担任《中华高血压杂志》常务编委等20余种专业期刊编委。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郭艺芳教授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成功案例:50岁女性患者的逆转之路
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在体检中被发现存在颈动脉斑块,这让她十分担忧。在郭艺芳教授的指导下,她开始接受系统的治疗。治疗的核心是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复查结果显示,她的颈动脉斑块不仅停止了增长,部分斑块甚至出现了缩小的趋势。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通过合理治疗,颈动脉斑块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甚至逆转的。
颈动脉斑块:危害与成因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表现,主要由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它不仅会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脑部供血,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可能破裂形成血栓,随血流进入大脑,引发脑梗塞。据统计,50%-75%的脑卒中与颈部动脉狭窄相关,而颈动脉斑块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斑块形成的关键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形成斑块的主要原料。当LDL-C水平过高时,它会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斑块。因此,控制LDL-C水平是预防和治疗颈动脉斑块的关键。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应小于1.8毫摩尔每升,对于高危人群,甚至需要降至1.4毫摩尔每升以下。
综合防治方案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能降低LDL-C水平,还能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形成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即使血脂水平正常,医生也可能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此外,对于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的患者,还需要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生活方式调整
- 健康饮食:控制高脂、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 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等。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速斑块的形成。
-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体检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监测斑块的变化。
结语
颈动脉斑块虽然可怕,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完全可以被有效控制。郭艺芳教授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提醒我们,关注血管健康,及早预防,是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