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顺时养生,效果翻倍
大寒节气:顺时养生,效果翻倍
大寒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即将进入尾声。在这个时节,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情绪调节和艾灸养生来保持身体健康,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大寒节气的养生要点,帮助您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
《三礼义宗》中记载:“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即将进入尾声,也预示着春天的脚步正悄然临近。
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白天大寒,暖洋洋;晚上大寒,凉飕飕。”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段。窗外寒风凛冽,世界仿佛被一层冰冷的纱幕所笼罩。在这样寒冷的节气里,关节、呼吸系统、心血管等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心头的一大焦虑点。
(一)饮食调养
最寒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此时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粘硬生冷,要多摄取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抗保养阳气。冬季喝粥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祛病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二)情绪调节
《素问》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大自然的天气清净,人的意志就会平和、安静。如果阴雨绵绵、天气寒冷,就易令人感受寒湿之邪而神倦沮丧,产生抑郁情绪。情绪波动大的朋友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还可以多和朋友倾诉谈心,以缓解压力。
(三)艾灸养生
艾灸作为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在大寒时节,通过艾灸养生,可以有效抵御寒冷,增强体质。《黄帝内经》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大寒时节,正是阴气极盛、阳气初生之时,通过艾灸等养生方法,可以有效扶助阳气,增强体质。
下面是适合大寒节气养生的常用艾灸穴位分享:
-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肾俞穴可起到补肾益精、强腰健骨的作用,能帮助肾脏更好地发挥藏精功能,为来年春天的阳气生发奠定基础。
-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是人体生命之根蒂。艾灸神阙穴可温补元气,健运脾胃,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对腹痛、腹泻、畏寒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艾灸关元穴可补肾壮阳、培元固本,有助于补充人体阳气,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的营养水平,从而增强体质。
艾圣医皇提醒,以上穴位一般艾灸15-20分钟即可,以皮肤温热为度。艾灸后要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另外,过饥、过饱、过度疲劳、醉酒等情况下不宜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