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医改新举措观察
“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医改新举措观察
“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是近年来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惠民举措。江苏作为全国率先全面推行该政策的省份,其经验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
政策背景与具体内容
长期以来,患者就医时普遍面临“一天难看完”“重复挂号烦”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痛点,江苏在全省35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具体而言,患者如因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的,三天内(含首诊当天)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享受免缴普通门诊诊察费(挂号费)政策。
患者体验:省时省钱更便捷
这一政策的实施,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南京市民张玉娟为例,她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复诊时,意外发现自己无需再次支付挂号费。她表示:“这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
据统计,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年门诊量约3亿人次,其中约8%-10%的患者需要复诊。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二附院”),仅一周内就有近700人享受到这项服务带来的便利。
医院与医生:管理优化是关键
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医院的信息化改造和流程优化。例如,江苏省人民医院通过升级挂号系统,医生在开检查单时可选择是否需要3日内免费复诊;南京鼓楼医院则通过互联网医院升级,让患者在手机上就能提前选择复诊时间段。
对医生而言,这一政策也带来了积极变化。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程宏勇表示,新政实施后,医生的诊疗思路更具连续性,减少了重复问询的过程。同时,医院通过增加“楼长”巡视、优化叫号系统等方式,确保了就医秩序井然。
政策效果与挑战
“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的实施效果总体良好。它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优化了就医流程,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然而,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大型医院就诊压力增加:免费复诊人数的增加,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压力。对此,医院可以通过增加出诊医生人次、开通夜间门诊等方式应对。
初诊医生不在时的接诊安排:患者跨天复诊时,如果初诊医生未坐诊,通常会由其他医生接诊。这要求医生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医院管理与医生激励:政策推进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激励和支持。
未来展望:全国推广可期
“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在江苏等地的成功实施,为全国范围内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各地在推行时也需考虑以下因素: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医院规模、患者流量等,制定适合的实施方案。
完善信息系统:确保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支持政策落地,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平衡各方利益: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医院和医生的合理诉求。
持续优化改进:政策实施后,需要不断收集反馈,及时调整优化。
“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的推行,体现了医疗改革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它不仅解决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实际痛点,也为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医疗服务将更加人性化、便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