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理解:父母如何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情绪价值
倾听与理解:父母如何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情绪价值
在家庭教育中,"情绪价值"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是决定亲子关系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是情绪价值?父母又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递这种无形却珍贵的情感支持呢?
什么是情绪价值?
简单来说,情绪价值指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在亲子关系中,它体现为父母能否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精神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指出,情绪价值甚至比物质和教育更重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需要来自父母的理解、接纳和安慰。这种正向的情绪价值能激发孩子的正面情绪,激励他们成长。
如何传递情绪价值?
倾听与理解:做孩子的"情绪容器"
一位妈妈分享了她与儿子的日常对话:"他:'妈妈,我和你生气了。'我(不急着辩解):'是暴风生气还是一般般生气呢?'他:'一般般生气。'我:'幸亏你和妈妈说了,否则妈妈还没意识到,我的行为让你感到生气了。'"
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示了倾听和理解的重要性。当孩子表达情绪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立即评判或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先接纳和理解他们的情绪。正如心理咨询师田宏杰所说:"与沮丧一起被压抑的还有无能感和力量感,我们只有帮孩子跨越挫折,他才会获得力量。"
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
孩子需要稳定的情感支持。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自己先要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成熟的人。当父母感到沮丧、疲惫或焦虑时,会变得烦躁、易怒,这时我们要自我觉察,先照顾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接受生活中的烦恼、正视它、与之好好相处,想办法排解它,这是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支持的前提。
钱志亮认为,孩子的不良情绪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压制。比如,孩子听到雷声跑到妈妈怀里,妈妈的不同态度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种:"这有什么好怕的,真没见过你这样胆小的孩子!"第二种:"不怕,放心,妈妈陪着你呢!"钱志亮说:"两种回应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压制,让孩子感到,害怕是可耻的情绪体验,他可能下次不再找妈妈,但会将恐惧的情绪藏起来,孩子会越来越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后者是理解,让孩子知道妈妈理解、接纳自己的情绪。"这种安全感能帮助孩子平静下来。而且,也能增强孩子面对痛苦的能力,使之更乐观地看待各种负面情绪。父母自身情绪稳定,能时刻稳稳地托住孩子的情绪,才能拥有美好的亲子关系。
营造积极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强调,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这包括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以及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共情并做出反应。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能力,成年后也能更好地经营亲密关系。
情绪价值缺失的影响
当父母无法提供正向的情绪支持时,孩子可能会感到孤独,不愿意分享内心感受,导致亲子关系疏远。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以前父母总是误解、指责、不把我的烦恼当回事,那么现在也休想走进我的世界!"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向我们诉说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他们的情绪。当孩子抱怨、诉苦时,他们想要的不是说教,而是情感上的共鸣和理解。
结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父母往往容易忽视情绪价值的重要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情感交流,塑造了孩子的人格,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幸福指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高情绪价值的父母,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
记住,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温暖的话语,可能就是孩子最需要的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