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霍里子高的悲剧见证:《公无渡河》再现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4: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霍里子高的悲剧见证:《公无渡河》再现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这四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出自汉乐府《箜篌引·公无渡河》。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黄河边的悲剧故事:一位白发狂夫不顾妻子的劝阻,执意渡河,最终溺亡。妻子目睹这一幕,悲痛欲绝,弹奏箜篌唱出哀悼之音,最终也投河自尽。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汉乐府诗集》,后来被韩国作家金薰改编成长篇小说《公无渡河》,获得了“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它展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情感,更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01

霍里子高的见证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往往被人们忽视,那就是霍里子高。他是这个悲剧的见证者,也是这个故事的记录者。据《汉乐府诗集》记载,霍里子高是一位晨起采桑的男子,他亲眼目睹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当白首狂夫执意渡河时,霍里子高一定感受到了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他可能想上前阻止,但又无能为力;他可能想呼喊求救,但又知道这一切都是徒劳。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的发生,感受着那份深深的无奈和痛苦。

这种见证者的角色,让他成为了这个故事中最真实的存在。他不是悲剧的制造者,也不是悲剧的终结者,他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记录者。但正是这种旁观者的视角,让他成为了这个故事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他的见证,这个故事可能就不会被记录下来,更不会流传至今。

02

一个永恒的主题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这八个字,道出了人类最原始的冲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冲动,可能是出于对自由的渴望,可能是出于对爱情的执着,也可能是出于对理想的追求。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冲动往往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白首狂夫的举动,让人联想到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们。他们明知命运不可违,却依然选择抗争,最终走向毁灭。这种悲剧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学中最核心的主题之一。而在东方文学中,《公无渡河》则成为了这种悲剧精神的代表作。

03

一个永恒的追问

“堕河而死,当奈公何?”这八个字,道出了人类最深的无奈: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这种无奈,不仅是对生命的无奈,更是对命运的无奈。它让我们不禁思考: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我们该如何自处?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人选择抗争,有人选择接受,有人选择逃避。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我们都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这种无奈,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追问。

04

一个永恒的传说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它展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情感,更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了东西方文学中最核心的主题之一。

在金薰的小说《公无渡河》中,这个故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小说以黄河的壮阔与凶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矛盾。金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用现代语境重新诠释这个古老的故事,使其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公无渡河》的故事,就像一首悲壮的史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情感,也让我们思考着生命的意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我们也要有勇气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哪怕最终的结果是悲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