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
原文
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
江上渡口,江边小路,全是地形险要的地方;记得当年,多少英雄在这里挥戈作战。凡是要图谋霸业占取政权,必须具有盖世的才略。那些连绵不断的战事真是让人伤心,可又何须再问?看那岸边的杨柳年年三月如故,而人世的沧桑却换了一番新颜。
注释
赤壁矶:即黄州赤壁。
鉴赏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来得有气势。但戴复古不象苏东坡那样,通篇都是豪壮语,他用比较朴素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重在抒情,不在写景,然而情景交融,让读者体会到“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的画面,这是戴复古的高明之处。
下片的开头,紧承上片,由“形胜地”切入,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迫怀赤壁之战的遗迹,感叹兴亡,抒发忧时伤世之情。词人问道旁杨柳,为谁而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弦外之音是:战争过去了,英雄过去了,只有杨柳春风,无所不在,年年依旧。
创作背景
《满江红·赤壁怀古》写于1219年左右(宋宁宗嘉定十二年),作者这时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城州外有赤壁矾,又名赤鼻矾,传说是三国战场,词人过此,也难免不发思古之念,故写了这篇赤壁怀古。
简析
词的上片缅怀三国赤壁之战,盛赞周瑜”气吞区宇“、火烧曹兵的雄才大略;下片寻访遗踪,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迫怀赤壁之战的遗迹,感叹兴亡,抒发忧时伤世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全词风格豪健,语言朴素、自然,是怀古词中的一篇佳作。
本文原文来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