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室性早搏:心慌背后的真凶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2: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室性早搏:心慌背后的真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心慌的经历,这种感觉可能源于紧张、焦虑,也可能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室性早搏是导致心慌的常见原因之一,这种心律失常现象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了解室性早搏的生理机制和临床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心慌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室性早搏的症状、原因、危害以及诊断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常见病症。

01

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希氏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通俗地讲,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

02

室性早搏的症状和危害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的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出汗、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气促、黑朦、心绞痛等症状。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室性早搏更为频繁,产生恶性循环。此外,室性早搏频繁发作可引起晕厥。

03

如何诊断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的主要检测方法有普通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其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为1%-4%,但是通过普通心电图其检出率仅为1%,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其检出率为40%-75%。可以通过评估24小时室性早搏数量、心脏彩超判断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冠脉CTA判断有无冠心病,从而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04

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案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室性早搏负荷<10%,或室性早搏<10000次/24小时的无症状低危患者,无需手术治疗,可以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调整生活方式。

  • 保持作息规律,避免长期熬夜。
  •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兴奋等情绪。
  • 避免过量饮酒、浓茶或咖啡等。

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室早症状明显,需遵医嘱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症状明显、频发室性早搏(>10000次/24h)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选择局麻下行经皮心脏射频消融术。

05

如何预防室性早搏?

虽然不是所有的室性早搏都可以预防,但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生室性早搏的概率:

  •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
  • 避免摄入过量的咖啡因、能量饮料和酒精。
  • 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管理压力和焦虑,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其他放松技巧减压或寻求专业协助。
  •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脏疾病的筛查,如心电图(ECG)或穿戴式心电监测器来记录心律。

室性早搏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