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土坯房到“西北秦腔王”:安万与大寨子戏校的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03: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土坯房到“西北秦腔王”:安万与大寨子戏校的传奇

近日,一则关于“西北秦腔王”安万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安万在平凉市崆峒区的戏曲惠民演出彩排现场,与台下数千名戏迷一起合唱《兴汉图》中的经典唱段。他那苍凉高亢的嗓音,不仅让台下的戏迷们热泪盈眶,更让整个平凉城为之震撼。

然而,这位被誉为“西北秦腔王”的艺术家,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他出生在甘肃会宁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因为先天性的面部血管瘤,从小就备受歧视。在那个闭塞的山村里,人们把这种天生的面部特征视为“老天爷打下的记号”,安万也因此成为了村里的“怪人”。没有玩伴,没有朋友,甚至连同桌都没有,他只能与家里的羊、狗、猫、驴为伴。

但是,命运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转机。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唱戏缺人,安万被临时拉去顶替。当他穿上戏服,涂上油彩,站在舞台上翻跟头、劈叉时,赢得了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秦腔演员。

1990年,12岁的安万翻山越岭,独自一人来到位于平凉静宁县的大寨子戏校求学。这所创办于1985年11月的戏校,虽然只有11间简陋的土坯房,但却汇聚了一批热爱秦腔艺术的师生。学校由大寨子村村民刘建安创办并担任校长,聘请了来自陕西省户县祖安镇的专业戏剧演员徐培任教。尽管条件艰苦,但这里却成为了安万艺术生涯的起点。

在戏校的六年里,安万不仅学习了基本功、唱腔,还参与排练了《铡美案》《周仁回府》《雁塔寺祭灵》等12本经典剧目。他那宽厚激昂的嗓音,加上扎实的表演功底,很快就崭露头角。1996年毕业后,他先后在静宁、庄浪、永登、临潼等多个剧团实习演出,并在兰州深造期间得到了多位秦腔老艺人的指导。

如今的安万,已经成为了秦腔艺术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更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方式,让秦腔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在他的带领下,秦腔演出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成为了展现西北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大寨子戏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七年,但它培养的160多名学生,如今已成为西北各剧团的中坚力量。这所简陋的戏校,不仅见证了安万的成长,更见证了秦腔艺术在困境中重生的传奇。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正是这些热爱艺术的人们,用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为秦腔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