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郭艺芳教授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控新趋势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8: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郭艺芳教授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控新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6%,患病人数约为2.45亿。不仅如此,还有43.1%的人群血压处于正常高值,估计人数达4.35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新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于2024年9月正式发布,为高血压防控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专家解读:新版指南的三大亮点

郭艺芳教授指出,新版指南在多个方面做出了重要更新,体现了中国高血压防控的新趋势:

  1. 血压分类与高血压定义:新版指南延续了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但创新性地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将血压在130139/8089 mmHg范围内的状态定义为高血压前期。这一分类有助于及早识别心血管风险较高的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 心血管危险分层:指南采用了简化的危险分层方案,将患者分为高危和非高危两类。高危患者包括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以及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并伴有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这种简化方案更具可操作性,有助于临床实践。

  3. 降压药物治疗时机:指南推荐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的患者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非高危患者,可先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若血压仍未达标则考虑启动药物治疗。这一建议体现了“早干预、早获益”的理念。

高血压防控的新趋势

孙英贤教授进一步解读了新版指南的防控策略:

  1. 筛查与诊断:指南强调了高血压筛查的重要性,提倡对无症状人群进行主动筛查。同时,鼓励使用诊室外血压测量技术,如家庭血压监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获得更全面的血压数据。

  2. 降压目标:新版指南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设定为<130/80 mmHg,对于65~79岁的患者同样适用。这一更严格的控制目标体现了强化降压的理念。

  3. 治疗时机:指南建议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不再将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启动药物治疗的前置条件。对于血压在130139/8089 mmHg的高危患者,建议先进行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若血压仍未达标则启动药物治疗。

公众如何应对高血压?

面对高血压防控的新趋势,公众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成年人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晨起和晚间是测量血压的重要时段。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BMI控制在18.5~23.9 kg/m²;减少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身体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

  3. 遵医嘱治疗:一旦确诊高血压,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不可随意停药。同时,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实现血压长期达标。

高血压防控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新版指南的发布为高血压防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