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晚创新演绎,让北京中轴线“活”起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9: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晚创新演绎,让北京中轴线“活”起来

2024年7月27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北京中轴线”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全长7.8公里、贯穿北京老城南北的“城市脊梁”,见证了中国700多年的历史沧桑,如今终于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闪耀世界舞台。

就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半年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创新的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为全球华人带来了一场展现中轴线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

01

《栋梁》:一场跨越时空的建筑对话

在春晚舞台上,一个名为《栋梁》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韵味。这个节目的创意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本身。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介绍,节目的视觉设计团队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运用三维技术将其制作成立体建筑模型。

更令人惊叹的是,《栋梁》采用了“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通过这种创新的科技手段,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建筑之中,亲身感受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

02

文化传承: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除了《栋梁》这样的创新节目,2025年春晚还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刘亦菲、朱一龙、李现与奥运冠军昌雅妮共同表演的非遗节目《斗级营》,将传统戏曲与现代歌舞巧妙结合;许晴与著名主持人诵读的贺岁赋文《蛇赋》,则以现代方式重新诠释了古典文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首次推出了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通过AR虚拟技术、AI语音技术和立体视觉AI算法等科技手段,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场文化盛宴。这种人文关怀,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现代体现。

03

科技赋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5年春晚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实现了突破。首次采用全国产8K装备完成“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制作,通过央视频电视投屏功能实现一键“秒投”,让观众在家就能享受到超高清的视听体验。

此外,春晚还首次在演播大厅顶部部署由30台相机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利用立体视觉AI算法对多机位信号进行实时3D点云渲染,形成春晚的3D视频。这种创新的科技应用,不仅让节目效果更加震撼,也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04

结语: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2025年春晚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栋梁》到《斗级营》,从视障版转播到8K超高清制作,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让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而2025年春晚,则让我们看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更多可能性。这条见证了中国700多年历史的“城市脊梁”,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