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地标名品|敖汉小米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0: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地标名品|敖汉小米

敖汉小米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农耕文化闻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敖汉小米的地理优势、产业标准化进程以及品牌发展之路。

敖汉旗作为世界旱作农业起源地,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因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且土壤类型多样,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铁磷硒等矿物质,为小米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使之颗粒饱满、色泽鲜亮,营养丰富、特别适宜婴幼儿、孕妇和老龄人口等多类人群,2013年5月,经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敖汉小米”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正式命名敖汉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多年来,敖汉小米产业完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食用、从文化到旅游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完成了从无名到有名再到知名的品牌嬗变过程,塑造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敖汉小米入选点赞“2023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和全国“农遗良品”优选计划十佳品牌,品牌市场评估值达113亿元。小米产品连续荣获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五届、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推动产品产业标准化,壮大特色产业

2017年“敖汉小米”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全旗使用“敖汉小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标志的企业34家。各项标准和规范的出台,为合理利用地理标志资源,实施地理标志“名牌”战略,促进敖汉旗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对实现保护和发展相统一,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农耕文化,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延伸发展

因全旗黍和粟种植时至今日还有古老的耕作方式、耕作工具和耕作机制,呈现了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使以小米为重点的敖汉杂粮生产更具地方特色,赢得了“敖汉杂粮,悉出天然”美誉。2014年敖汉旗获得“世界小米之乡”“中国小米之乡”“全国县级最大优质小米生产基地”称号。连续十届世界小米大会在敖汉召开以来,敖汉小米及产品的知名度已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敖汉小米的价格成为全国小米市场的晴雨表,为敖汉旗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十几年来,敖汉旗先后设立了小米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小米研究院、内蒙古小米战略联盟等研究机构,组建了敖汉小米产业协会、敖汉小米集团,形成了从研发、管理、追溯到营销的一整套机制。

促进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

多年来,敖汉旗小米产业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方式推动产销对接,在敖汉旗农耕小米产业有限公司企业龙头带动下,全旗基本形成统一地域谷子优良品种选育标准、统一优质谷子种植标准、统一原粮智能化仓储标准、统一小米精深加工标准、统一优质产品流通标准及统一地理标志使用标准,建成了敖汉小米产业大数据中心,通过人工上报数据和智能采集数据的方式依托GIS地图确权,种植地块编码,强化敖汉谷子种植数据挖掘,并为符合标准的农户颁发敖汉小米标准化种植认证证书(敖汉小米身份证),形成敖汉小米从一粒种子到一双筷子全产业链的追溯体系,给敖汉小米颁发“身份证”,让消费者吃上纯正、放心的敖汉小米及深加工产品,保护好敖汉小米品牌,提升其附加值,从而更好地保护敖汉小米地理标志产品。

截至目前,敖汉旗以小米加工为主杂粮企业184家,年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注册成立杂粮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366家,辐射带动农户4万余户。在不断努力下,全旗谷子产业形成区域化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组织化经营的新格局,实现了龙头企业做市场、合作组织抓生产、政府部门做服务,共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完整产业链条,谷子产业成为当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富民强旗的主导产业。

本文原文来自内蒙古市场监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