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科张景龙医生教你避开高血压饮食陷阱
心脑血管科张景龙医生教你避开高血压饮食陷阱
我国约有2.45亿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84.2%的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日常饮食中存在哪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陷阱”。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饮食事项。
高盐食物:高血压的“头号敌人”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多的食盐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引起水分滞留,从而增加血容量,推高血压。研究显示,每天减少3克食盐摄入,收缩压可降低2-8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1-3毫米汞柱。
常见的高盐食品包括腌制肉制品、方便面、各种调味品等。生活中要警惕“隐形盐”,多看看食品配料表。建议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并尽量选择新鲜食材自己烹饪。
高脂肪食物:加速动脉硬化的“元凶”
动物性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酸,这类物质容易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阻碍血液循环,进而加重高血压病情。红烧肉、猪蹄汤等传统美食虽然美味可口,但高血压患者还是应该少吃为妙。取而代之的是多吃一些鱼类、瘦肉以及植物油,它们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含糖饮料和甜品:体重增加的“推手”
过量摄入糖分会促使体重增加,而肥胖又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此外,研究发现,经常喝含糖饮料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像碳酸饮料、果汁饮品这样的“甜蜜陷阱”最好敬而远之;同时减少蛋糕、巧克力等高糖零食的消费。
酒精、辛辣食物和精细加工食物:心血管的“负担”
酒精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炎症增加;辛辣食物和精细加工食物摄入过量很容易导致便秘发生,而便秘人群在排便时容易导致腹压上升,诱发脑出血。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食物。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呢?根据《高血压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南,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低盐饮食: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逐步降至5克以下,以控制高钠食物摄入,并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选择低钠盐(肾病、高钾血症除外)。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克,水果摄入200克至350克。
减少糖和脂肪摄入:减少精制糖摄入,限制油炸类食物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尽量避免反式脂肪酸摄入,适当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
健康生活方式:除了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建议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同时,要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饮食调整只是高血压管理的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切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通过综合管理,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