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川博物院的咏梅诗文压胜钱:大寒节气的传统习俗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10: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川博物院的咏梅诗文压胜钱:大寒节气的传统习俗

大寒时节,冬日的寒冷达到极致,但这也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在四川博物院,有一件清代文物——咏梅诗文压胜钱,以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刻的寓意,诉说着古人对冬去春来的期盼。

这枚压胜钱一面刻有北宋三元宰相王曾的诗句:“而今未问和羹事,先向百花头上开。”诗句出自王曾的《御制后苑赏花钓鱼诗》,表达了梅花不畏严寒、率先绽放的品格。另一面则雕刻着一簇梅花,枝丫随势偏右,花朵越过方孔,布局巧妙,寓意着冬末春初的生机盎然。

压胜钱,又称花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它不同于流通货币,而是专门用于佩戴或把玩,具有驱邪祈福的寓意。清代四川宝川局的“梅兰竹菊”四君子花钱工艺精湛,其中这枚咏梅诗文压胜钱更是佼佼者,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三九、四九期间,天气寒冷至极。但此时也是“忙年”的时节,家家户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在四川地区,人们会进行一系列迎新活动,如做牙祭、祭灶、扫尘、贴年红等。这些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梅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不拔、高洁清雅。陆游在蜀地时曾写下60余首咏梅诗,可见成都的梅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大寒时节,梅花凌寒绽放,不仅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更寓意着春天的到来。这枚咏梅诗文压胜钱将梅花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古人对冬去春来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寒已至,冬将尽,春将来。这枚咏梅诗文压胜钱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文物,更是古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它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因为春天终将到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