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街道物业费调整成功秘诀:党建引领+透明公开+个性化服务
湖南街道物业费调整成功秘诀:党建引领+透明公开+个性化服务
上海徐汇区湖南街道通过创新的“领头雁工作法”,成功破解了物业费调整这一基层治理难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街道在7个小区推进物业费调整,不仅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还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良性物业服务体系。
“领头雁工作法”:党建引领下的物业费调整新模式
湖南街道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辖区内老房子多,设施设备老化,物业服务面临诸多挑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翌介绍,破解物业费调整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讲道理、通情理、明事理”。
党建引领,党员带头
街道提出“领头雁工作法”,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零距离”“面对面”的工作方式,号召党员业主先听先议、先行先试。在每个关键环节,都确保居民的声音被听到,充分发挥居民的监督和支持作用。
亮服务、晒账单,让道理看得见
在武康路106弄小区,物业经理拿出了详细的“账单”清单。从机动车停车费、非机动车停车费等收入情况,到保安工作、垃圾库房清洁费等支出情况,每一笔收支都清晰列明。更重要的是,调整后的标准也详细预估,让居民明白每一分钱的去向。
通情理:城市更新与物业提升相得益彰
在推进物业费调整的过程中,湖南街道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感受。街道结合上海“三旧”变“三新”的城市更新项目,整体提升小区品质。通过外墙刷新、屋顶修缮、楼道扶手整修等措施,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小区的变化。
在汾阳小区,一位曾经拒交物业费的住户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位居民一直要求固定的停车位,通过街道的协调,最终达成“相对固定、统筹使用”的解决方案。这位居民不仅主动缴纳了物业费,还接受了调价方案。
明事理:个性化方案确保透明可追溯
为了确保物业费调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湖南街道推出了“个性化方案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区,联合业委会和物业制定“一小区一方案”,将服务事项细化到每一个具体场景。
在武康路106弄小区,环境保洁服务被细分为八大项目,每个项目都明确服务内容和服务频次。例如,路面清扫实行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普扫加巡扫制度,所有操作要求和细节都公开透明,接受居民监督。
在高端商品房小区亦园大厦,街道尝试了一个创新做法:将部分物业费用于补充维修基金。所有账目都公开透明,业主随时可以查询核对。
成功经验:党建引领+透明公开+个性化服务
湖南街道的物业费调整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关键在于:
-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员业主和业委会成员带动群众参与
- 坚持透明公开原则,通过详细的账单和清单让居民明白每一分钱的去向
- 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确保每个小区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 结合城市更新项目,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小区品质的提升
这种“质价相符”的良性物业服务体系,不仅解决了物业费调整这一难题,更为基层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