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
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科学的药学管理对于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支气管哮喘的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包括药物分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患者教育等内容。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哮喘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宿主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显示,哮喘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例如2010年城市儿童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分别为4.23%、2%和0.48%。
支气管哮喘的分期与诊断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喘息、气急、咳嗽和胸闷等症状突然加重,呼气流量降低;慢性持续期表现为症状每周均以不同频率和(或)不同程度出现;临床缓解期则表现为无症状且持续1年以上。
诊断支气管哮喘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呼气流量峰值测定等)以及气道炎症指标检测(如嗜酸粒细胞、FeN0等)。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
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标是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急性发作,防治并发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四个级别,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稳定期治疗原则
稳定期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间歇状态、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和慢性持续五个级别,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可分为控制用药和缓解用药两大类。控制用药主要用于长期控制病情,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白三烯调节剂等;缓解用药主要用于快速缓解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等。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 常用药物:氟替卡松、布地奈德
- 作用特点:局部抗炎作用强,所需剂量较小,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
- 不良反应:局部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
- 使用注意事项:用药后应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规范掌握装置的使用
全身性激素
- 常用药物: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等
- 作用特点:半衰期短,重症或ICS剂支气管扩张剂不能控制的时候应用
- 不良反应: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肥胖症、白内障、青光眼、皮肤菲薄及肌无力等
- 使用注意事项:需要清晨顿服给药,长期给药不能突然停药,需要逐渐减量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 常用药物: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等
- 作用特点: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
- 不良反应:心悸、手抖、肌颤和低血钾
- 使用注意事项:不宜长期、单一、过量应用,首选吸入性的SABA,外出随身携带吸入性SABA
抗胆碱药物
- 常用药物:异丙托溴铵
- 作用特点:可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
- 不良反应:口干、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
- 使用注意事项:应注意避免使眼睛接触到药液或气雾,必要时可以使用合适的雾化面罩
黄嘌呤类
- 常用药物:氨茶碱、多索茶碱、二羟丙茶碱
- 作用特点:有口服和静脉给药途径,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
-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癫痫大发作等
- 使用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清茶碱浓度,定期检测心率、血压基本指标,服药期间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品
白三烯调节剂
- 常用药物: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 作用特点:主要适用于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用药
- 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
- 使用注意事项:一般为一天一次用药,尤其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
抗IgE单克隆抗体
- 常用药物:奥马珠单抗
- 作用特点: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需要第5级治疗且血清IgE水平增高的过敏性哮喘患者
- 不良反应:头痛,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 使用注意事项:急性哮喘加重、急性支气管痉挛或哮喘持续状态时不能使用本品,建议不要在开始本品治疗后突然中断全身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药学管理
用药依从性教育
- 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
- 了解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
- 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书面治疗和用药计划
- 随访反馈
- 利用互联网远程监测、APP平台、电话和微信进行干预
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
- 个体化选择吸入装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
- Teach-back教育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和视频教育,鼓励患者参与决策
- 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呼气、喷药同时吸气、屏吸后呼气、漱口等步骤
- 吸入装置的清洗和储存:定期清洗,避光保存,避免受冻和阳光直射
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传授
- 哮喘症状的识别和监测
- 触发因素的识别和避免
- 急性发作的应对措施
- 定期随访和评估的重要性
结语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定期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用药依从性,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其他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