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根萝卜的乡村振兴之路:萧山萝卜干的产业蝶变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26: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根萝卜的乡村振兴之路:萧山萝卜干的产业蝶变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一根小小的萝卜,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2024年,萧山蔬菜(萝卜干)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24.32亿元,不仅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更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01

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创新:企业的坚守与突破

在萧山萝卜干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的是“党山酱萃”掌门人马国荣。这位浙江省非遗文化萧山萝卜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书写了一段关于坚守与创新的传奇。

1996年,马国荣创办“党山酱萃食品有限公司”,开始尝试袋装萝卜干的生产。然而,最初的尝试并不顺利,多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面对困境,马国荣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他卖掉了结婚房,继续投入研发。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98年成功研发出“马方”,解决了袋装萝卜干的保鲜问题,为萧山酱菜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但马国荣并没有止步于此。2010年的一次台湾考察让他意识到,要让萧山萝卜干真正重振雄风,必须找回传统的味道。为此,他四处寻找“一刀种”萝卜种子,最终在马鞍农贸市场的一位老农那里找到了突破口。在区政府的协调下,农业部门出台了萧山传统萝卜干的激励政策,为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02

从农户到企业:产业链上的共赢

在萧山,一根萝卜从田间到餐桌,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更带动了农民增收。

以兴围村为例,自2014年成为“一刀种”萝卜生产基地以来,萝卜干产量从几千斤增长到十万斤。2015年,在萧山供销联社的推动下,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进一步激发了种植积极性。到2022年,仅萝卜干一项就为兴围村农民带来了超过400万元的收入。

这种产业链模式不仅让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原料供应,更让农户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据统计,2024年,萧山区蔬菜播种面积达20.6万亩,总产量58万吨,总产值13.48亿元。其中,“萧山萝卜干”销售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03

政策支持与品牌建设:产业发展的双引擎

萧山萝卜干的成功,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和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有条件的蔬菜生产主体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社会化服务等支农惠农项目,稳定蔬菜保有面积,保障蔬菜产品供给量。

同时,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坚持质量兴农,不断强化农业品牌培育和品质提升。重点打造以“萧山萝卜干”为主的“萧山本味”区域公共品牌,鼓励农业企业创建品牌。目前,已涌现出“银河”“舒兰”“捷美特”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品牌。

2020年4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290号公告,萧山萝卜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一认证进一步提升了萧山萝卜干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04

从“土特产”到“金名片”:乡村振兴的萧山实践

如今的萧山萝卜干,早已从一道普通的腌制小菜,变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更成为了萧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萧山,一根小小的萝卜,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这背后,是企业创新的不懈追求,是农户勤劳的汗水,更是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萧山萝卜干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