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皮肤病让人“抓狂”,如何有效防治?
这种皮肤病让人“抓狂”,如何有效防治?
“医生,我儿子今年10岁,从小患有特应性皮炎,因为反复瘙痒经常抓挠,晚上睡不好,上学打瞌睡,该怎么办呀?”在皮肤科门诊,一位母亲愁容满面地掀开患儿的衣角,身上满是抓痕和皮损。她吐露,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同学异样的眼光也让他幼小的心灵受了伤。说到此处,一旁的儿子哇地大哭起来:“同学们都怕我传染他们……”浙江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沈惠良介绍,夏秋交替之际,特应性皮炎高发,问诊时经常遇到这样焦虑的孩子与家长。
每年9月14日是世界特应性皮炎日(World AD Day)。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儿童特应性皮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皮肤疾病,如何早期识别,如何有效防治?
特应性皮炎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之一,在儿科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20%,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它的特点是慢性瘙痒、皮肤干燥、湿疹样皮疹和复发的过程。特应性皮炎通常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出现,部分患者可以持续到成年,临床表现特征因年龄而异。婴幼期表现为急性湿疹样病变,其特征是瘙痒的红斑、丘疹,常伴有渗出物和结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期往往会出现皮肤干燥、红斑、苔藓样变。
遗传因素在特应性皮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确切的遗传途径仍然未知。特应性皮炎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孩子患特应性皮炎的几率会高出2至3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过敏性疾病,则几率会增加到3至5倍。
同时,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倾向于发展一种或多种特应性合并症,例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或食物过敏等。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仍基于临床,目前没有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将该疾病与其他疾病区分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如下:
✦
血清总IgE水平
✦
患有特应性皮炎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往往大大升高。然而,血清总IgE水平可能代表过敏体质,而不是代表短期疾病活动严重程度。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在免疫和过敏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生于多种皮肤疾病,其中以特应性皮炎更为显著,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成为特应性皮炎疾病进展的标志物。
✦
食物过敏的评估
✦
特应性皮炎与食物敏感性和过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更高。幼儿和儿童中最常见的饮食过敏与鸡蛋、大豆、牛奶和花生等有关,年龄较大的儿童通常对鱼、坚果、小麦和贝类等过敏。
特应性皮炎对儿童的皮肤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包括瘙痒和抓挠、睡眠障碍、烦躁不安、心理紧张和尴尬。同时,慢性严重的特应性皮炎与儿童发育不良的风险相关,大多数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入睡困难、整夜难眠,导致白天嗜睡,进而影响注意力和在校表现。
此外,由于对特应性皮炎的负面误解或错误信息,特应性皮炎儿童可能在学校遭到同龄人的嘲笑,可能对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心理发展产生有害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因为皮损的存在及其对容貌外观的影响等,产生社交恐惧和容貌焦虑。
特应性皮炎治疗管理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需要遵医嘱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主要是皮肤屏障修复(保湿)、控制炎症(抗炎)、瘙痒(止痒)和细菌感染(抗菌)。
日常生活注意以下事项:
✦
饮食
✦
食物过敏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较为常见,应特别注意和观察饮食情况,以确定哪些食物可能引发或者加重皮肤症状和瘙痒情况,避免食用致敏食物。
✦
环境
✦
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不同季节气候的变化,室内勤通风、勤打扫,避免潮湿,床单、被褥常清洗,避免接触尘螨、动物皮毛和花粉等易致敏物质。
✦
睡眠
✦
保持良好的卫生睡眠习惯,遵循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包括睡觉和起床时间),尽量减少睡前使用电话和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要用过热的水烫洗皮肤,洗后涂抹温和的润肤乳,给孩子穿上棉质睡衣,这样可以帮助润肤剂留在皮肤上,减少夜间瘙痒,同时睡前可以穿戴手套和袜子,以防止半夜搔抓而导致的皮肤损伤。
✦
心理
✦
情绪和心理因素也会对特应性皮炎的疾病进展产生影响。一些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家长应重视特应性皮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尽量减少家庭生活负性事件对儿童造成的压力和冲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同时,积极的心理治疗也有助于改善有情绪因素的患者的皮肤状况。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作者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沈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