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得了高血压,就要长期吃药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24: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得了高血压,就要长期吃药吗?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让很多高血压患者对长期服药产生了抵触心理。他们认为,一旦开始服药,就可能永远离不开药物。那么,得了高血压,真的需要长期服药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高血压危害的严重性

  1. 血管“管壁”受损

高血压就像水管里的水压过高,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硬化,管壁弹性减弱,血管腔变窄,影响器官供血。若压力持续超高,脆弱的血管壁可能像不堪重负的水管突然破裂,引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时刻威胁生命健康。

  1. 心脏“泵”罢工

心脏就好比水泵,为了让血液顺利在高压下流动,就得加倍努力泵血。长期如此会导致心肌肥厚。随着病情加重,心脏就像老化的水泵动力不足,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 脑血管“爆管”与“堵塞”

高血压使脑血管承受巨大压力,容易发生破裂或堵塞。一旦脑血管破裂,会引起脑出血,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昏迷死亡。同时,脑血管狭窄、堵塞则可能引发脑梗死,导致言语不清、肢体麻木、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1. 肾脏“滤网”失灵

肾脏里的血管,起着过滤血液的关键作用,长期高血压会使肾脏血管硬化、受损,导致肾脏的过滤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严重可引发肾功能衰竭。

  1. 眼睛“线路”故障

眼睛宛如精致的光学仪器,眼睛血管系统如同供能系统,为眼睛提供氧气和营养,并带走代谢产物。过高的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出血,造成视力模糊、视野缺损,长期会引发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致失明。

长期服药的必要性

  1. 难以根治

除部分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具体机制不明,一般不可以根治。因此长期服药是控制病情必要手段。

  1. 降低损害

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以及血管系统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然而,通过长期规律服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从而减轻这些损害,显著降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且还能有效减少死亡风险。

高血压服药常见误区

  1. 降压药不能长期吃,担心副作用

现代降压药物在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大规模临床试验和长时间临床实践的验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其副作用通常可控。而且,长期高血压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降压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1. 血压高了就吃药,不高就不吃药

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停药后血压易反弹,随意停药会加剧患者器官损害,甚至引发高血压急症等,还会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增加血压控制难度。

  1. 降压药会产生依赖性

降压药物不会产生依赖性,可以停药,但一旦停药血压可能会重新升高。高血压需要长期控制,因此不是身体对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1. 跟风服药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病因、病情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不可盲目效仿他人。

  1. 降压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引发缺血事件。

  1. 使用中成药更安全

中成药因成分复杂且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其安全性和疗效尚未得到全面验证。同时,市面上中成药的说明书往往简略,未详尽列出所有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依据医生的专业指导和临床证据来选择治疗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