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肠道菌群失调与情绪问题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39: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肠道菌群失调与情绪问题

肠道菌群与情绪问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关注。人体肠道内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它们组成了我们的肠道菌群。这些微生物不仅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还对我们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通过肠脑轴进行沟通,这一通讯路径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具体来说,肠道菌群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信号传递,例如多巴胺和谷氨酸,这些物质在调节情绪和认知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肠道菌群失衡或遭受干扰时,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这种失衡可能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发生和加重有关。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肠道细菌可以产生影响情绪的化学物质,或者通过免疫系统的反应影响大脑功能。

便秘和焦虑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便秘的人出现焦虑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有着双向的沟通通路,被称为肠脑轴,其中有许多神经递质通过这条通路传递信息,影响情绪。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打破了这种平衡,导致了焦虑等情绪问题。其次,便秘本身可能让人感到不适和疼痛,这种不适感受也会影响情绪状态,进而引发焦虑。很多焦虑的人,肠道双歧杆菌超标,乳杆菌丰度不足甚至缺失,容易导致便秘。肠道蠕动能力差,抗炎能力低,合成对维生素B12的合成以及硒元素的利用效率低,对神经系统发展不利,小朋友可能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成人可能出现阿尔茨海默症,容易产生焦虑冲动的情绪。

腹泻和抑郁

长期腹泻可能给人带来持续的身体不适与卫生困扰,导致自尊心下降和社交困难,这种生活质量的下降可能引发抑郁情绪。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降低人体内某些有益维生素和神经递质的水平,影响整体情绪状态,进而促发抑郁。抑郁人群的肠道菌群,常存在双歧杆菌不足,肠道屏障破坏,肠漏严重,营养吸收效率低,容易导致消极甚至抑郁的情绪,注意力难以持久稳定。

情绪问题与缺乏典型益生菌有关

一些被认为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益的典型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和酵母菌等。它们主要通过调节肠道内微生物的比例、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合成神经递质等方式发挥作用。缺乏这些益生菌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便秘、腹泻等问题,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常见情绪问题与神经递质、胃肠道表现的关系

情绪问题
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
神经递质合成能力弱的影响
胃肠道表现
焦虑
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致病菌增加
5-羟色胺和GABA水平低,导致焦虑感增加
便秘、腹痛、胃肠不适
抑郁
有益菌数量减少,炎症标志物增加
5-羟色胺、多巴胺和GABA水平低,导致抑郁
长期腹泻、腹胀、消化不良
易怒
肠道屏障功能减弱,毒素渗透增加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导致易怒
肠易激综合症(IBS)症状,如腹痛和腹泻
注意力缺陷
肠道菌群不平衡,短链脂肪酸产量低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导致注意力缺陷
便秘或腹泻、消化不良
慢性疲劳
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占优势
5-羟色胺、多巴胺和GABA水平低,导致慢性疲劳
胃肠胀气、便秘或腹泻

自闭症高风险儿童的肠道菌群特征


对于多数自闭症中风险儿童和一部分自闭症高风险儿童,坚持媒体吸氢气、喝氢水,提高抗炎抗感染能力,控制肠道中大肠埃希氏菌、艰难梭菌、肠屎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丰度,可以降低自闭症风险指数。

然而,高风险自闭症儿童常出现Alistipes indistinctus(种)、巴恩斯氏菌、Coprobacter 属、臭味杆菌属、副拟杆菌属、考拉杆菌属超标且阿克曼菌属偏低的情况。对于臭味杆菌属、副拟杆菌属、考拉杆菌属超标的高风险自闭症儿童,很难单纯通过益生菌干预降低自闭症风险,这类儿童属于定制肠菌胶囊做菌群置换的刚需。他们的肠道问题比较复杂,便秘、腹泻风险都比较高。

情绪问题严重的儿童肠道菌群检测神经递质特征

情绪问题严重的儿童肠道菌群检测可能会出现多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这三种典型神经递质合成能力弱。

神经递质
合成能力弱的表现
相关情绪问题
可能的胃肠道表现
多巴胺
注意力不集中、动机缺乏、情绪低落、快感缺乏、疲劳
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动
便秘或腹泻、消化不良
5-羟色胺
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食欲改变
焦虑、抑郁、易怒
长期腹泻、腹胀、消化不良、便秘
γ-氨基丁酸
焦虑、紧张、失眠、易怒、无法放松
焦虑、抑郁、易怒
胃肠不适、腹痛、肠易激综合症(IBS)症状

此外,肠道菌群对于儿童的神经发育和行为也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早期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可能会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交行为产生长期影响。

因此,维护良好的肠道菌群可能对情绪健康至关重要。通过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使用抗生素、规律的运动以及减少压力,有助于促进健康的肠道菌群。此外,一些研究表明,预生物和益生菌的补充可能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的健康平衡。

综上所述,肠道菌群与情绪问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这一领域的机制,并有望为预防和治疗情绪问题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