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百年军校展新颜,红色基因永传承
探访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百年军校展新颜,红色基因永传承
2024年6月16日,对于广州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这所见证中国近代史变迁的军校迎来了建校100周年纪念日。经过大规模改造升级后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不仅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让“到黄埔去”的口号再次响彻云霄。
百年军校,历史见证
1924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国共两党携手创办了这所举世闻名的军校。军校初创时期,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则负责政治工作。在这里,不仅培养出了众多军事将领,更孕育了“亲爱精诚”的黄埔精神。据统计,从这里走出了5位开国元帅、3位大将及多位上将和中将,他们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焕然一新,全景展现
为迎接百年校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进行了全面升级。此次改造不仅对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东征烈士墓园等历史遗迹进行了修缮,更对陈列展览进行了全新规划。改造后的纪念馆展陈面积扩大,展品数量增至170件套,通过视频、音乐、3D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造首次开放了多个此前未曾开放的区域。军校俱乐部、禁闭室、军械库等区域通过场景复原,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当年的军校生活。在俱乐部,游客可以坐在复古的桌椅上,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军校课堂;在禁闭室,可以感受到军校严格的纪律;在军械库,可以看到黄埔军校从初创时期的简陋装备到后来逐渐壮大的发展历程。
互动体验,身临其境
为了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纪念馆设置了多个互动打卡点。在校本部广场,游客可以领取属于自己的“黄埔新生”编号;在孙总理纪念室,可以与“中山先生”合影留念;在东征烈士墓园,可以参与“东征东征”主题打卡活动。这些互动环节让参观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黄埔军校的历史。
红色教育,薪火相传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这里不仅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窗口,更是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许多学校选择在这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走进黄埔军校,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革命先辈的故事,让人深受震撼。”一位参观的学生在小红书上这样写道。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改造升级,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遗迹,更是为了让黄埔精神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正如纪念馆馆长欧阳旦霓所说:“我们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打卡装置,丰富参观者的互动体验,充分展现黄埔军校的历史底蕴,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将继续发挥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黄埔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