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大容量移动固态硬盘也能DIY?简单几步就行
高速大容量移动固态硬盘也能DIY?简单几步就行
以往在讨论笔记本硬盘升级问题时,通常会建议用户选择一个硬盘盒将换下来的硬盘打造成外置移动硬盘,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也不用担心原硬盘的数据访问问题。如今,硬盘盒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40Gbps的硬盘盒已经面世。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硬盘盒DIY一个高速大容量移动固态硬盘。
首先,你需要选一个10Gbps甚至更快的硬盘盒
DIY移动固态硬盘的核心自然是硬盘盒。既然是追求高速,肯定要从NVMe硬盘盒入手。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型号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建议选择你熟悉的大品牌产品。从电商平台搜索“NVMe硬盘盒”,可以找到不少10Gbps的设备,而我们熟知的奥睿科、绿联、雷克沙等品牌在首页就有不少选择,价格也相对亲民。
如果你想要DIY一个更快速度的移动固态硬盘,也可以选择20Gbps或者40Gbps速度的硬盘盒。如今支持USB4的笔记本和主板越来越多,选择支持USB4标准的M.2移动硬盘盒DIY高速PSSD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使用平台的USB接口并没有达到20Gbps或者40Gbps的速度标准,即使选择了高速度的硬盘盒,也无法实现对应的极速传输,甚至可能无法识别外置硬盘。就目前来说,USB4接口只有与外置硬盘实现了成功握手,才能达到40Gbps的速度。而20Gbps硬盘盒也极有可能运行在10Gbps的速度。因此,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选择10Gbps硬盘盒DIY移动固态硬盘更为稳妥。
其次,没必要选旗舰级高端固态硬盘
受到硬盘盒的速度限制,显然没有必要选择旗舰级高端固态硬盘来DIY。再者,DIY移动固态硬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省钱,花大价钱选择高端SSD就违背了初衷。事实上,做出这样的建议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还要考虑主控兼容因素。
某RTL9210主控硬盘盒测试速度
如果你选择10Gbps硬盘盒,对应的主控极有可能无法识别PCIe 4.0 SSD的主控,这样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而选择旗舰级PCIe 3.0 SSD,虽然主板板载速度能达到高达3500MB/s读取速度,在硬盘盒上却只有1GB/s,性能损失太大,也不适合。再者,如果你的硬盘盒配置的是Type-C接口,可能你还会想要在手机、平板电脑上直接更新数据,旗舰级高端固态硬盘极有可能因为USB供电不足而无法识别,跨设备使用率就大大降低了,反而不划算。
某40Gbps硬盘盒测试速度
当然,如果你选择的是40Gbps硬盘盒,可以放心大胆地选择旗舰级PCIe 3.0 SSD或者入门级PCIe 4.0 SSD,性能能够满血输出不打折。
再次提醒,买硬盘盒不能省小钱吃大亏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想要DIY一个高速稳定的移动固态硬盘,硬盘盒一定不要省小钱,预算允许的情况下,购买知名品牌定位稍高的硬盘盒反而是更为省心的选择。这类产品通常从设计上做了更全面的考量,散热方案更好、主控性能发挥也更加稳定。因为你DIY的移动固态硬盘完全有可能长时间连接在电脑上使用,这个时候硬盘盒主控和SSD的散热问题将直接影响你的使用体验。
某40Gbps硬盘盒在安装导热垫和散热马甲前后SSD温度对比
总之,一定要选择散热方案好的硬盘盒,并且要将导热垫+散热马甲等配件都安装好再使用。SSD使用温度得到了控制才能更加稳定高效地输出。
最后,DIY移动固态硬盘真不难
DIY移动固态硬盘真的不难。不需要热风枪、植球网、电烙铁等复杂工具——把SSD按照对应接口位置放进硬盘盒即可。虽然DIY的移动固态硬盘的体积比U盘大一些,但对比在售的品牌PSSD便携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还比品牌PSSD价格更为便宜。同时,比U盘以及品牌PSSD使用方式更为灵活,必要时还可以直接拆下来重新装到电脑主板上使用,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