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停车场开票流程复杂,市民呼吁便捷开票
多处停车场开票流程复杂,市民呼吁便捷开票
司机扫码付停车费。
海联七号园区停车场二维码缴费。
SM停车场二维码缴费。
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实现了移动支付,车主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完成支付并离场。然而,在便捷支付的同时,如何便捷地开具发票成了新的问题。近期,不断有市民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称在停车场扫码缴费后,开具发票却遇到了不少困难。
市民声音
扫码支付方便 若需发票得四处奔波
不少市民反映,在停车场扫码缴费后,经常面临索取发票难的困扰,甚至有部分停车场直接拒绝提供发票。陈女士几乎每天都要停车,她说:“移动支付确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开票问题却成了个大麻烦。有时为了拿到一张发票,我不得不再次前往停车场。既然停车场已经实现了移动支付,那么开票流程也应该同样便捷。”
市民李先生也深深体会到了开票之难:“每次扫码支付后,若急需发票报销,我就得四处奔波,与工作人员反复沟通,才能拿到纸质发票。这不仅耽误了大量时间,也让我对停车场的便利性产生了怀疑。我认为,停车场应同时提供纸质和电子两种发票,以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市民王先生说:“有些停车场只支持线下开票,但我只是偶尔去一次,怎么可能再返回开发票?只能无奈放弃。我非常支持停车场在小程序中增加电子发票开具入口,或提供自助开票机等方式,让车主能更方便地获取发票,同时也更加环保。”
记者调查
开票流程复杂 有的称“财务这周不上班”
近日,记者对我市的多个停车场进行了实地探访。在万达广场,记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找到了“停车开票”的选项。然而,当记者输入车牌号、金额等信息尝试开票后,系统却显示“未查询到停车缴费记录”。经过多次尝试,记者仍然无法查询到自己的停车缴费记录。
记者联系万达广场的客服。客服表示,需要记录记者的电话号码和邮箱,稍后会有物业人员联系记者。然而,等待了许久,客服再次来电告知,地下停车场可以通过小程序查到发票,但记者所停的地面停车场属于万达停车场的外包公司,与地下停车场系统并不互通。对于地面停车场的发票问题,客服表示无法提供帮助,也没有外包公司的联系方式。
经过多次沟通,客服最终提供了外包公司负责开票人员的电话号码。记者联系上开票人员,对方表示可以提供手撕票或邮寄到付的发票,但无法提供电子发票。记者追问为何无法提供电子发票,对方表示,财务这周不上班,下周才能开具电子发票。
在万达写字楼,记者同样遇到了开票难的问题。在支付完成后,界面显示“仅支持当场开票”的灰色小字。为了索取发票,记者不得不在路口下车找到保安才成功拿到发票。
在SM城市广场,记者扫码缴费后,系统提示“不支持电子发票,请联系SM商场”。记者拨打SM商场的客服电话。客服表示,需要线下到商场开票,无法提供电子发票。
在位于安兜的两岸瑞荣孵化器停车场,记者扫码支付后,并未见任何开具电子发票的入口或提示。收费二维码旁标注有24小时客服电话,正当记者准备拨打咨询时,后方车辆开始鸣笛催促。为避免造成交通拥堵,记者不得不先将车辆停靠路边进行通话。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需绕行至停车场后楼梯口找保安领取纸质发票。而此时一名交警上前告诉我们,该路段不可停车。无奈,记者只好先下车前往取票,之后再与司机会合。
相关法规
不按规定开票 消费者可拒付停车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对停车场经营者开具收费票据作出明确规定:停车场经营者应按规定申领停车场收费票据。采用电子支付方式收取停车费的,应依法现场或利用电子支付平台向机动车停放者出具符合规定的收费票据,不得以“无人值守”等理由予以拒绝;停车场经营者不按照规定出具收费票据的,消费者可以拒绝支付停车费。
然而,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不少停车场并未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有的停车场以“无人值守”为由拒绝提供发票,有的停车场则提供了复杂的开开票流程,给车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本文原文来自厦门晚报